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藏在小镇人文地图里的风华传奇
第01版:一版要闻 2023-11-29

藏在小镇人文地图里的风华传奇

田蕊

◆《五十年代虹桥集镇概貌图》

◆《亭林人文地图》封面图

在上海这座繁华都市之中,有着许多颇具底蕴的小镇,它们承载着各自的地方文化和民间记忆,却不被众人所熟知。2015年,一幅《五十年代初虹桥集镇概貌图》问世,以工笔白描的精致画卷,为众人呈现虹桥镇在解放初期的风俗民情;2023年,一部《亭林人文地图》又以15幅人文地图,向人们系统解说了亭林的文化特色与现代风采。今日,让我们倾听藏于图纸之下的创作故事,感受这两个小镇的历史变迁与独特魅力。(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见习记者 田蕊

虹桥的《清明上河图》——

派出所里的一份商铺“老档案”

今年十月,由虹桥镇志办编修的《虹桥镇志》正式发布,这部志书详细记述了虹桥镇的前世今生,其中还有一幅《五十年代初虹桥集镇概貌图》白描图,恢弘瑰丽,写实艺术兼具。

说起这副图的来源,需要回到《虹桥镇志》《虹桥镇村宅志》“两志”的编纂时期。2013年的一天,虹桥镇志办经济撰稿员徐顺仙来到虹桥派出所档案室查档。没想到,在浩如烟海的“故纸堆”里,一份《50年代初虹桥老镇商铺登记档案》与她“不期而遇”。

“因对虹桥老镇昔日的发达商业早有耳闻,直觉告诉我手里的这份档案具有相当重要的史料价值。”徐顺仙细细地翻看,档案的纸张虽破旧泛黄,但字迹清晰可辨,对虹桥老镇上七十余家商铺的门牌号、店名、户主等信息均有记载,且各行各业均有涉及,这对过去只是用文字描述集镇繁华的史料将起到有力的数据支撑和细节补充作用。

徐顺仙欣喜之余,立即请上虹公司商业承编小组协助她一起把这些资料进行摘录整理,形成一份完整、详实的上世纪50年代虹桥老镇商业情况表。同时,请来多位从小住在虹桥老镇上的老人和老镇店铺主的后人对资料进行核实。老人们在回忆往昔、比对资料的同时,纷纷为虹桥镇一些老建筑的消逝感到不舍,“若无法将虹桥镇昔日的繁华再现于后人面前,真是莫大的遗憾。”老人们感慨道。

听着老人们感叹,掂着手里“沉甸甸”的史料,虹桥镇志办的编纂人员们萌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虹桥老镇曾是虹桥乡(镇)的心脏地带,是全乡(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何不把现有的抽象的数据资料还原成具象的老镇概貌图,让现在的虹桥人和后世子孙都能直观感受到老镇昔日的繁华?假如现在不做这件事,若干年以后,能记清、说清老镇面貌的老人越来越少,这意味着将错失还原虹桥老镇面貌的最后机会。思及此,镇志办摩拳擦掌,说干就干。

经讨论研究,镇志办决定结合文献、档案、口碑三方资料还原新中国成立之初虹桥集镇面貌,并聘请上海大学美术系教授韩松担任概貌图画师,着手启动绘制工作。

至2014年年底,镇志办先后组织有关人士座谈会3次共计30余人次参加,个别访谈20余次涉及5人次(其中年龄最长者高寿94岁),查阅、考证各类文献、档案10万余字。在此过程中,集思广益,以点带面,确定了概貌图所要反映的空间范围,即东起虹桥镇路1号潘成记木行,西至虹桥镇路106号、南越南街、北抵“黑墙头”;落实了集镇内几大重要地标如蒲汇塘上的“虹桥”、举人老爷的“黑墙头”、虹桥塔楼的位置、样貌;反复推敲了河道、桥梁、村宅、老街、商铺的形态细节;增补了多家经营良好、影响甚广的商铺资料,如丁家、沈家两大地货行、丁顺兴铁铺等。

从小生活在老镇上、年届88岁高龄的周文安老人义不容辞地担任概貌图绘制顾问已有半年,他提出了大量建议和意见。画稿经过多次返工,直至2015年4月才得到周老的肯定,进入最后的制作阶段。令人痛惜的是,同年7月,周老驾鹤西去,未能看到这幅他付出最后心力的概貌图终稿。

2015年底,历经两年多方征询、几易其稿的艰辛过程,白描图终于完成。精致画卷展现了经数百年沧桑的上海名镇——虹桥镇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风俗民情,将江南农村集镇热闹非凡、繁荣兴盛的景象呈现在众人眼前。据“两志”的执行主编周莉回忆,参与过概貌图绘制座谈的老人站在画卷前,不经感叹:“太像了!太像了!这儿是我家……那儿是‘黑墙头’……我们小时候天天上这玩……”

亭林的“图说百科”——

从“本土印象”到“看见整个江南”

翻开《亭林人文地图》(中华地图学社2023年出版),仿佛打开了一部亭林的百科全书,从名胜古迹、人文历史,到方言风物、气候饮食,包罗万象。亭林是坐落在金山区东北部的古镇,素有“十二家埭”的称谓。早在四五千年前,这里就有了良渚文化的活动遗迹,秦代设海盐县亭林里,宋至清隶属松江府华亭县云间乡。

深厚的历史底蕴给予亭林丰富的文化积淀,却也让地图的编撰团队犯了难——历史时间长、地域范围狭小、文化遗存细碎冗杂,因此地图集究竟该呈现什么内容?《亭林人文地图》主编之一李山副教授坦言,他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制图伊始,李山、唐曦等主创人员并无头绪,“做一部亭林的地图集,是亭林镇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合作项目。但乡镇的体量很难支撑起一整本地图集,我们也不清楚该做什么。”

于是李山选择到现场去感受,“地理学很重视野外考察,因为做一个地图,首先对这个地方要有感觉。”现场考察带给团队很多“亭林印象”。在亭林镇上,“江东孔子,人文亭林”的广告旗一路招展;白墙黑瓦围着“读书堆”,植高大蓊郁的乔木,蔚然成林,是当地一景。李山注意到,“江东孔子”“读书堆”都与当地著名历史名人顾野王有关。

顾野王是南朝梁陈时期官员,其一生著作等身,内容涉及文学、文字学、方志、史学等多方面。他编纂的《舆地志》,是最早的全国地理总志。对上海人来说,此书意义非凡,因为上海的简称“沪”就源于此!书中提及古时一种竹制渔具“插竹列海中,以绳编之,向岸张两翼,潮上而没,潮落而出,鱼蟹随潮碍竹不得去,名之曰扈”。“扈”加三点水为“滬”,其简化字即为“沪”。

考察的时候,团队还发现亭林有众多美食,当地还为美食推出一系列介绍视频,很有特色;我们也看到亭林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一村一鼓、黑陶制作、针灸疗法等等。“这样,一个人文的印象就有了。我们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还得到亭林文宣部门、顾野王文化研究院等的大力支持,于是决定做全面反映亭林人文故事的地图集。”

有了绘制人文地图的大方向,但是该怎么用地图去呈现人文信息?制图团队又要面对新的问题。

“我国此前并没有乡镇尺度的人文地图,因此大纲设计上,没有先例可作参考。”李山补充道,“我们是在做一种探索,所以在做的时候,就想要突破过去传统的地图思想。”地图本身当然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但团队成员想将更多的信息综合表达,即在地图基础上,还要整合文字、图片、各种统计图表,使内容更加丰富。

此外,乡镇的历史人文材料不足,是考验团队的另一重要问题。“我们现场考察了几次,但是我们更多的还是要对资料数据进行收集和挖掘。因为制图要用的很多信息不是现有的,需要我们自己去找。”

在反映“历史亭林”时,史书材料中的介绍多数只模糊提及亭林这个地方是江南的一个重镇。“在制图时,如何具体表现这里是一个历史重镇呢?我们就要自己去找资料了。”李山介绍说,他们以樊树志的《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为参考资料。书中有关于江南地区的众多市镇的详密考证,团队将这些文字描述逐一地图化。

“这其实是一个十分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读史料时看到的东西是比较抽象的,因为文字会忽略一些细节,图像化不一定好表达。但这恰恰是我们要将之具象化的意义,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它一是一、二是二,所有东西能直观地一眼就看出来。”

制图成员们一个一个去考证书中写到的江南市镇,又将这些明清市镇现在的位置标记出来;根据市镇主要的经营产品做专业化分类,如盐业、纺织、丝绸等,再用不同符号在同一张图中呈现出来;最后,将亭林镇在图上标出。“做完我们发现,亭林位于当时一个棉纺业的中心的边缘上。这样,为何说亭林是粮棉重镇,就能在图上一眼看出来了。”

在制作“历史亭林”地图后,李山意识到,亭林坐落在江南,不能脱离江南的大环境。“江南地区这样的小镇其实是千千万万的,亭林地处江南,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江南文化,它是整个江南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对亭林镇的阐述,让人们看到整个江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