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07日 星期一
用碎布“贴”出精彩生活
第01版:一版要闻 2024-06-12
79岁退休教师创作百幅作品,期待找到接班人

用碎布“贴”出精彩生活

钱依馨

正在创作布贴画的王奇珍

布贴画作品《杨柳乳雀图》

布贴画作品《太平盛世》

王奇珍(后排右三)和她的伙伴们

一把剪刀,几块碎布;拼贴剪接,勾边缝合。一幅栩栩如生、灵动活泼的布贴画就这样诞生了。王奇珍与布贴画的相遇缘于一次“偶然”,这场偶遇让她在退休后从教师成为一位民间手工艺创作者。廿多年如一日地学习、传承布贴画,王奇珍用一双巧手演绎出精彩人生。(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钱依馨

与非遗艺术的不期而遇

工作室内,王奇珍端坐在桌子前,打草稿、找定位、裁剪布料、粘贴,经她的创作,一块块布料在纸板上“活”了起来,变成了树枝上唱歌的小鸟、戴着大太阳帽的“小苏姑娘”、表达美好祝福的锦鲤……比一般的画作多了份立体感,比传统刺绣更讲究美术构图,这就是布贴画。

王奇珍今年79岁,退休前是一位语文老师,兴趣爱好广泛。谈到与布贴画的结缘,王奇珍说“纯属一场‘偶遇’”。1998年,王奇珍在北京雍和宫参观时,偶然间看到了一幅画——《绿度母补绣像》。这幅画是由乾隆之母和她的宫女们,用7000余块大小不等、色泽各异的绸缎补绣缝制而成的。王奇珍被其精湛的工艺深深吸引,后来了解到,这就是布贴画,这种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贴画原名宫廷补绣,又叫布堆画、布贴花、布摞花,还叫拨花,是一种用“布”作为原材料创作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兼具雕塑、刺绣、绘画的特征,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平面的布贴画源于1300年前的唐朝宫廷,后来随着能工巧匠们的创新与发展,在唐朝末期就有了立体感的布贴画。

退休后,空闲下来的王奇珍潜心研究布贴画,她购买了相关书籍,每天花几小时自学,还四处打听相关教学机构。当时南京西路的一个社区学校开设了布贴画课程,王奇珍就报名了。通过学习,点燃了王奇珍身体里的艺术热情,她投入其中,很快就掌握了布贴画的特点,创作能力日趋成熟。

几年来,王奇珍创作了上百幅作品,这也成了她表达祝福的一种特别方式。小辈结婚,她就按照新郎新娘的造型做一幅《金玉良缘》;朋友家添了孙子,她根据新生儿的生肖来创作;过年时,完成一幅“汤圆”画,寓意“团团圆圆”……

王奇珍的作品里表达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其灵感来源于身边的事和自己的所见所想。杨柳飘飘,四只神态各异的幼鸟在杨柳枝上嬉戏,幼鸟脸部毛茸茸的,眼睛又圆又亮,十分可爱;边上的杨柳随风飘扬,还能看到枝条上的虫斑……这是王奇珍自己最满意的一幅作品——《杨柳乳雀图》,这幅作品荣获了2018上海市第二届布艺(创意)作品大赛最佳制作奖。“我临摹的是宋代同名小品画,原画颜色会更暗淡一些,我根据现实中看到的样子重新改良过,用了较为鲜艳的色彩。”小品画是王奇珍最喜欢临摹的内容,“比起古典的仕女,我更喜欢情趣盎然的小品。”平时看到好看的图,她都会存进自己的平板电脑里,“平板都快被我塞‘爆’了。”

有了热爱,便有无限热情

“刚开始家里人不太理解,因为做布贴画需要很多材料,比如说硬纸板,虽然可以直接购买,但为了节约,我会将家里吃完的点心盒收集起来,一时间家里堆满了废纸盒。”王奇珍回忆道。

那个时候的王奇珍,除了日常生活起居,其余时间都坐在桌前做布贴画,对布贴画的热爱、对过程的享受、对成品的期待,让她常常忘我地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不知疲倦,“喜欢就有动力,做起来上瘾!”

渐渐地,王奇珍对布贴画的热爱打动了她的家人,“我是学工科的,搞不懂这些写写画画的东西,但她每天都花很多心思在这上面,做出来的作品也确实挺精致的,能感觉得到她是真的喜欢。”王奇珍的丈夫说道。如今家里的书房已经变成了她的布艺工作室,里面放满了各种材料和作品。

虽然制作了许多精美的作品,但环顾客厅四周墙壁,却没有看到几幅。她笑着说,是女儿不大喜欢墙壁上挂太多的画,所以尊重女儿的意见。“不过女儿很喜欢我制作的有布贴画元素的卡套和手机套,还叫我多做几个,说要拿去送给她的朋友。”看到自己的作品得到家人的欣赏,王奇珍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王奇珍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无论从制图定尺寸、材料选择、颜色的搭配、剪贴、填充、组合,还是装裱,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王奇珍说,做布贴画是一件很“费脑”的事情,首先要读懂这幅画,将底稿分解成若干局部小图,接着还要考虑布料的颜色、材质和厚度,注重布料堆叠之间的层次感,通过大面积的布料拼接和小范围的花纹点缀,利用模具和棉花进一步增加立体感,创造出有浮雕感的画面。“布贴画不难学,但要做到精美很难,每一步都能区分出娴熟与生疏的差别。”

除了对布贴画工艺的热爱,王奇珍还欣赏布贴画传递出来的环保和节俭的美德。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是布贴画的一大特色,粗布、棉布、丝绸、绫等各种材料都可以用于制作布贴画。平时,王奇珍经常会去朋友的裁缝店里淘一些衣服的边角料,尝试将材质不同的布料融合到自己的画作中。碎布再小也能拼出一幅幅唯美的布贴画,“用碎布作画,最后完成作品的时候会有一种变废为宝的成就感。”

说起布贴画的布料,王奇珍介绍道:“只有一种布料需要特地采购,那就是北京特产的凤尾纱。”凤尾纱是一种染经织纬的棉布,其上有条带形的晕染图案,有渐变的效果,是专门用来制作布贴画的材料,与其他的丝织物比较起来色彩更加丰富。

希望被看见、被传承

在时间的长河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人类文明的智慧与光芒。它们不仅仅是技艺和文化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寄托。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非遗的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

今年年初,静安区共和新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提出想要开设布贴画课程,王奇珍被推荐担任授课老师,但由于报名的人太少,也就不了了之了。“比起唱歌跳舞这类热热闹闹的课程,我们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埋头创作,很多人会耐不住寂寞。”王奇珍颇感遗憾。

后来,王奇珍将课程开到了自己居住地所在的大宁路街道,在街道和社区的宣传下,布贴画吸引了一些居民的关注,她们组成了布贴画爱好团队,目前有十几个人,每周二下午定时定点聚在一起交流学习。说起这个团队,王奇珍赞不绝口:“别人印象里,一群老太聚在一起总是会聊别人的家长里短,我们从不这样,大家都埋头专心创作自己的作品,氛围特别好。”在王奇珍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也非常优秀,好几位成员的作品也都荣获了市、区级奖项。

然而,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王奇珍——目前愿意学习和传承布艺画的大多是退休的、上了年纪的人,年轻人不在其中。

王奇珍组织的这个布贴画团队平均年龄70多岁,“大家年纪都大了,今年我们团队成员中有人去敬老院了,还有人动迁搬走了。”王奇珍不无惋惜地说道。但她依旧坚持每周开展活动,有时参加的人数太少,还会叫上自己的朋友一起来,“我不想这个团队活动中止,希望在我还有能力的时候能找到一个接班人。”

为了吸纳更多新鲜血液进入这个团队,王奇珍经常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宣传布贴画,比如:参加大宁路街道侨联策展的《“侨”见“非遗”之美 文化薪火相传》展览,用布贴画绘出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进步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进的生动画面;参加手工布艺义卖活动,将售画所得捐给慈善基金;每逢过节都会制作几幅象征着美好寓意的布贴画作品,送给社区独居老人……前不久,大宁国际小学的小朋友来社区参加社会实践,王奇珍得知后,用布贴画作品精心布置了活动室,并给小朋友们作了详细介绍,带他们体验布贴画的制作过程。“通过这样一场活动,又多了几位年轻人了解我们布贴画!”王奇珍开心地说道。

对王奇珍来说,不仅要自己把布贴画做好,还想将它传承下去,让更多人看见、了解布贴画这项传统手工艺。

“非遗”传承发展是一个时代命题,它需要情怀,也需要理念的革新;需要“非遗”人的坚守,也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支持。现在,王奇珍每天都坐在她的工作台前创作布贴画,这是她一生的挚爱。“我今年已经79岁了,传承这门手艺,还要靠年轻的一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