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爱好者们一起合影
汪为强作品《撑起》
陈志辉作品《车流》
外出采风
退休以后做些什么?这是很多刚刚离开工作岗位的人常问自己的问题。在松江泗泾镇,十余年来,民间老年摄影爱好者的队伍不断壮大,无论是动迁来的“市区人”,还是久居于此的“当地人”,摄影使他们打破了藩篱,共同用镜头记录下家乡的历史底蕴、古镇风貌和新城美景,将美好生活一次次定格在镜头中。(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郭爽
相遇,隔阂的打破
上海市摄影家协会老年摄影分会泗泾支会负责人、泗泾摄影沙龙负责人、松江区摄协会员、泗泾镇司法所原所长张明至今仍记得2007年的那一天,一位素未谋面的顾老先生跑到他当时工作的镇综治办,点名找他。见了面便开门见山,自我介绍是一名退休的摄影爱好者,刚刚从普陀区动迁“空降”到泗泾大居,“听说你是很喜欢摄影的人,也是这里摄影圈的带头人,我就冒昧找了过来,看看能不能让我们动迁来的摄影爱好者与泗泾原有的摄影爱好者一起参加摄影活动。”
这位老人叫顾维正,来自普陀区老年摄影家协会,对摄影怀有满腔热情。张明听后与他一拍即合,在两人的积极组织牵线下,不少泗泾本地的摄影爱好者和初来泗泾居住的市区摄影爱好者“搭上了线”。彼时,泗泾镇承载了上海市第一批建成入住的大型居住社区,从市区动迁来的“老法师”与本地摄影爱好者的相遇,率先打破了当时数量庞大的“市区人”和“本地人”交流的壁垒。不久,“光与影”摄影学习团队就在镇老年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他们为团队提供了教室及电脑等设备,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使我们更好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拍摄和传播本地文化增加了一份力量。”张明回忆,为了团队能够更好地发展,顾维正多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地组织泗泾镇摄影爱好者参加了徐汇区、普陀区摄影组织举办的各类比赛、交流及采风活动。
无独有偶,时间来到2013年,退休前一直在单位宣传部门工作的钱国钿2012年退休后从静安来到泗泾居住,本着老有所乐的精神,曾是世博会摄影志愿者的他报名参加了镇里举办的老年摄影学习班,几堂课听下来,同学们熟络起来,一问才知,好多同学都是住在大居新凯居民区的邻居,他们中有从虹口动迁来的“老法师”,有原本居住在静安区的摄影爱好者。俗话说,“家门口”好办事,几位邻居“老同学”一合计,民间摄影沙龙“新视角”应运而生。
“我们的理念是‘将摄影融入生活中,更好地感受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提升自己文化素养,时刻保持老年人健康的身心。’”在钱国钿看来,“新家乡”泗泾历史人文气息浓厚,“特别是泗泾下塘历史风貌区,史量才、马相伯故居,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文历史资源。”新凯二期居委会闻讯,为他们提供了一间交流活动室,配备了课桌椅、电脑、投影仪等设备,小区里和周边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不少市区来的新居民直言:有一种“找到组织”的亲切感。
快乐,每个人的追求
一晃十余年过去,如今,“新视角”沙龙由原本的6人发展到40人,年龄最大的已有84岁高龄,但大家对摄影的热爱有增无减。“这与我们的理念息息相关——快乐摄影、健康生活、立足松江、服务社区。”钱国钿说。而“光与影”创始人之一顾维正已经去世,张明也于今年年初退休。“退休后做什么?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但是答案太明显了。”张明笑着说,“那就是好好摄影”。
在泗泾,如今活跃着3个摄影队伍,张明是牵头人。除了“门槛”稍高的老年摄影协会,由“光与影”延伸而来的摄影爱好者沙龙以及“新视角”沙龙,这两家团队都是“零门槛”。“只要爱好摄影,有时间、有精力,身体健康,都可以报名参加。”张明说。不少新成员起初只会用手机的“傻瓜模式”简单按几下,但在参加活动交流和镇里举办的相关摄影课程时,“老法师”们总是主动把如何对焦、取景、抓拍等等要领“倾囊相授”,不少成员都从“小白”逐渐练成了“高手”,还买了专业摄影器材,跟着大家“走南闯北”一起拍摄,“最积极的一位成员有5套设备,我们非常羡慕”。讲起摄影设备,大家滔滔不绝起来。
也正是在这十余年中,泗泾的城市发展突飞猛进,这些民间摄影家,也纷纷用行走的镜头,记录下每一个“辞旧迎新”的瞬间。
2012年,泗泾古镇启动第一轮更新利用改造。“当时想要原汁原味地展现更新前老街原始的风貌,我从这一年就开始一直拍摄,有了摄影沙龙后,还组织成员多次拍摄。”钱国钿回忆。就这样,更新前的泗泾老街上带着烟火气的场景被定格在了他们的镜头里。“还有后来的第二轮、第三轮改造……可以说,我们用镜头见证了整个过程。”那几年,这些已不再年轻的“民间摄影家”整日“泡”在施工现场。“我们在各个施工点位跟拍了很久,和工人们一起登楼台、爬屋顶,拍下建筑房顶上瓦片一片片地翻新,连按照我们本地习俗在老房拆梁时所要进行的祭拜都一一记录,不遗漏每一处古镇记忆。”摄影爱好者章高明和汪为强说,哪怕拍摄同一个场景,大家都不停地相互交流,怎样调整能让作品更具有表现力,“那是属于各自的独特生活之美”。
在这些泗泾摄影爱好者的镜头语言中,除了古镇的不同“侧脸”,飞鸟掠过的农田、高科技集中的园区、充满烟火气的居民小区、青葱的校园以及人们的生活,都非常“出片”。
袁健就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2021年,他拍下新建的“新凯体育中心”,这是大居居民期盼已久的“家门口”运动配套场所;他拍摄的泗泾塘与安方塔也成为泗泾地标宣传的经典组图;“南村映雪”书店内温馨的灯光、新修缮的风雨长廊衬托下的景致……袁健还擅长将镜头对准普通人——一位母亲为社区小朋友系上亲手编织的红围巾的照片登上了《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在冬日里,温暖了许多读者的心。
而被大家成天亲切喊作“阿毛”的“老法师”陈志辉,也是泗泾民间的摄影大师,他既能拍出大型活动开幕式的隆重、镇里举行大会的庄严,也能拍好修葺一新的泗泾公园一角、交通便利的新凯大居、金色阳光沐浴下的安方塔、“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泗泾塘,他的作品经常刊登在《新民晚报社区版·古镇泗泾》和“古镇新城泗泾”微信公众号上。
这些优秀的作品除了提供给家乡作宣传,还在镇、区、市的各级比赛中频频拿奖。“现在成员获奖都会拿出一部分作为我们沙龙的活动经费。其实这些照片都是大家不经意间的抓拍,并不只是为了比赛。”钱国钿表示,摄影已成了全民参与的大众爱好,“许多过去没时间,没精力的老人纷纷加入我们,退休后的业余活动就应该是以陶冶情操、快乐健康为主的”。
年老,也要跟上时代脚步
摄影这一爱好,还获得了成员家人的一致支持,“相比喝酒、打牌,摄影既能提高审美,又能锻炼身体”“从不肯乱花钱的老婆主动出钱让我更新设备”“家人鼓励我多出去采风、拍摄,多看看世界”,有的“另一半”也耳濡目染加入进来。“其实对我们来讲,摄影已经不只是摄影,在团队里,大家互相帮助,学会了上网存储作品、编制电子相册和美篇、主动学习移动设备知识,各方面都在与时俱进,我们觉得,老年人更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张明说。
在泗泾,老年摄影团队成员数量已经稳居全区前列,在崭新的镇党群服务中心大楼里,他们有专门的办公室、课堂空间和先进的投影、播放设备,墙上挂满成员们的得意之作,这些作品的背后,正是这群充满活力的民间艺术家,不畏严寒酷暑,穿梭在全镇的每条街巷,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
照片里,从晨曦初照到夜幕降临,从春花烂漫到冬雪皑皑,不仅是他们用镜头记录下泗泾镇的四季更迭,也是他们以镜头为笔、光影为墨,为当地城市更新、文化传承留下了宝贵的影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