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湖州市南浔区最高气温直逼41℃。高“炎”值下,水稻、蔬果等农作物正值生长关键时期,为应对持续高温,南浔的农业从业者也纷纷拿出良策。各地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塘口等生产一线,指导种、养殖户,最大限度减轻持续高温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在南浔区南浔镇柏树村南浔永民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一处高标准农田内,一架植保无人机正在来回喷洒生态农药。当前大部分水稻正处于拔节孕穗期,这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期。持续高温少雨将直接影响秧苗生长,给秋粮生产带来影响。
那么,当前水稻生产要注意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抗旱措施?“如果稻田已经受旱,要充分利用各种水源及时补水,提高灌溉效率,促进水稻生长发育。田间务必保持8至10厘米的水层,以水调温降低穗层温度,必要时在中午前后喷洒清水降温。”南浔区农技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可以加一些叶面肥或生长调节剂,促进水稻快速生长。施肥方面,要根据水稻的长势来确定肥料的用量,确保水稻的高产稳产。
这几日一早,南浔区双林镇的嘉俊家庭农场大棚里热浪滚滚。绿叶掩映下,密密麻麻的黄桃结满了枝头,传来阵阵清香。工人们熟练地进行挑选采摘,衣衫早已被汗水湿透。“温度这么高,很多果子都灼伤了,对果树也有很大的影响。”原本正是销售黄金期的黄桃遇上了持续高温,让农场负责人王义撑有些发愁。这两天,为了防止桃树被“晒干”,王义撑每天一早就和工人一起往沟渠里加水,以提高土壤的水分含量。
当前是蔬菜生产淡季,但南浔蔬菜基地的生产步伐没有停下。在旧馆街道的浙江本道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一大早便来到蔬菜大棚采收当天的青菜,“天气炎热,白天大棚内温度太高,所以我们采取了错峰作业的方式,采摘时间一般为清晨5时到8时,若是订单较多,晚上5时之后也会进行采收”。该公司负责人谢去非表示,高温季节,不仅要关注大棚的通风和人员的防暑降温情况,还要在晚上完成排水、施肥等田间管理工作,从而确保蔬菜产量和品质不受影响。
南浔区农业农村局温馨提示:广大农业从业者应尽量避开高温时段作业,规避高温生产风险。同时,注意合理灌溉,保持湿润和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切实加强高温期果蔬、农作物等生产管理,以确保优质安全、保障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