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作为生活中的常见外伤,其治疗方式往往让人第一时间联想到打石膏、做手术或打钢钉。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绝对。有些骨折,既不需要繁琐的固定,也无需手术介入,便能实现良好的恢复。
骨折治疗的核心
骨折治疗的核心在于复位、固定与康复。复位,即将断裂的骨头重新对齐,恢复其原有位置,这一过程包括手术复位和非手术复位。选择何种方式,主要取决于骨折的移位程度、稳定性以及周围组织、血管、神经的损伤情况。一般来说,移位小、稳定性好、周围组织损伤小的骨折,更倾向于采用非手术复位。
固定,则是确保对齐后的骨头不再移位,促进骨骼稳定生长。这包括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方式。外固定,如大家熟知的打石膏,还有夹板、绷带、支架等;内固定则涉及钢钉、钢板等器械,通过手术安装于骨折部位,作为支撑促进愈合。内固定通常用于不稳定、易移位的骨折。
小伤不必“大修”
那么,是否存在既不需要手术复位,又无需任何固定的骨折?答案是肯定的。以下类型的骨折情况,骨头不易移位,不需要“大修”。
部分头面部骨折 如颅底、颧骨、眼眶和鼻骨骨折,当骨头出现裂缝但未完全断裂时,通常较为稳定,不易移位。这些骨折主要依靠休息和止痛即可恢复,但需警惕脑脊液漏、颅内出血、视神经受损等潜在风险。
单根肋骨骨折 由于胸廓的支架作用,单根肋骨骨折或少量不连续的肋骨骨折时,断端自然移动较少,且因有强大肌肉支撑,通常无需额外固定。治疗方法主要是休息、止痛,并避免剧烈活动。
指/趾骨末节骨折 手指和脚趾位于肢体末端,日常活动中承受的应力较小,因此轻微骨折无需外部固定,通过休息和避免使用受伤部位即可恢复。
骶尾部骨折 这个部位的骨折因位置特殊,难以外部固定,主要通过休息和使用软垫避免局部受压来治疗。同样,由于日常生活中承受的应力较小,即使没有固定,也能自然愈合。
居家修养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骨折后的居家休养同样重要。
冰敷能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尤其在受伤后48小时内,建议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天3~4次。限制受伤部位的活动,避免加重压力,有助于骨骼自然愈合。
疼痛时,可服用非甾体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它们不仅能缓解疼痛,还具有消炎作用。
此外,日常生活中不妨经常调整姿势,避免受伤部位疲劳受力。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 包方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