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预防流感可以“一喷搞定” 上海将再添一座康复医院 单髁置换:膝关节的精准“补丁” 协和医院医生亲历“头孢惊魂” 医校联手将HPV科普搬上舞台 广告 药物掰开服用,当心变“毒药” 眼睛干痒、睫毛脱落?别忽视人宠共患眼病
第02版:人与健康 2025-10-08

药物掰开服用,当心变“毒药”

近日,福建张女士(化名)掰开了降压药硝苯地平控释片服用,之后血压骤降,甚至出现昏迷。生活中,有些患者为了低剂量服用药物,擅自将其掰开。但是,并非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后服用。

控释片 所谓控释片,简单解释就是通过一些特殊的工艺,让药物在体内以理想的速度释放理想的剂量,这样的目的是让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既持久又稳定。这类药物适用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需长期控药的病症,且单剂含量远高于普通药片。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格列吡嗪控释片等,掰开会破坏释药结构,导致药物瞬间大量释放,引发血压骤降、中毒等严重后果。

缓释药 缓释药可缓慢释放以延长药效、减少服药次数,药量亦高于普通制剂,适用于止痛、降糖等治疗。盐酸维拉帕米缓释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掰开后缓释结构会被破坏,药物快速释放易引发不良反应。

肠溶制剂 肠溶制剂外层包裹特殊外衣,可避免药物被胃酸破坏或刺激胃黏膜,仅在小肠吸收,是专为肠道疾病治疗设计的。红霉素肠溶片、胰酶肠溶片等掰开后,要么刺激胃部,要么药效尽失。

包衣片 包衣片外层的“外衣”可防潮避光、掩盖异味、减少黏膜刺激,肠溶衣、糖衣、薄膜包衣均属此类。掰开后包衣失效,药物易变质、产生不良气味,还可能刺激消化道。

化疗药与靶向药 化疗药毒性较强,而靶向药亦有特定释药要求,随意掰开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增加毒性风险,必须严格遵医嘱使用。 据“新华社”公众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