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街区南昌路地处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是近年来黄浦区努力打造的历史风貌保护、老旧建筑活化利用的路段之一。2021年,南昌路街区完成了首轮三年综合改造,打造了一个墙内居民安居、墙外商户乐业、市民游客心向往之,兼具缤纷“高大上”和浓郁“烟火气”的魅力人文驿站。
黄浦区衡复风貌区保护首轮三年行动计划自2018年实施,并于今年上半年完成。期间,南昌路所属的瑞金二路街道与相关职能部门、区属企业集团密切配合,坚持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大修+违章整治+微更新+自治共治”的精细化管理新模式,让南昌路街区在保留历史风貌和浓郁烟火气的基础上焕发全新生机。
“仅我家所在的这栋楼,工作人员就上门了十几次。”南昌路的“原住民”任昊感动地说,综合改造项目启动后,工作人员首先走进居民家中,就改造意愿和施工方案一遍遍、一户户和居民进行沟通,并且用有温度的“一户一方案”,彻底改变困扰居民多年的“油烟排不出、墙面油渍厚、浴缸跨不进”等情况。针对部分老人居家养老需求,同步推进适老化改造,在房屋功能布局、行动路线、存储空间等方面进行重新规划设计,切实改善老人的居住环境。
为实现对美丽家园的长效管理,杜绝公共空间乱堆物、车辆乱停等社区顽疾回潮,在公房小区探索建立“自治家园”治理机制,在依法依规前提下,通过公房公司管理权利适度让渡,建立以居民自治为主的议事大会及公房代表参与的执委会架构,使公房居民也有了物业管理监督权和发言权,在自我参与中实现了自我“安居”以及美丽家园的长效管理。
完成首轮三年综合改造后,钟情于南昌路厚重文化氛围和海派气质的游客纷至沓来,他们和任昊一样,对如今的南昌路街区连连赞叹:“弄堂还是这些弄堂,建筑还是这些建筑,仿佛未变却更添温度!”
最显而易见的,是街区整体颜值和人文氛围的提升。清水墙砖、水沙石墙面,修旧如旧的老建筑保留着浓浓的复古韵味;商铺门前围墙变低,成为半开放式空间,外摆花箱和檐口绿化点缀其间;阅读花园、寻芳园、薇花园,一个个口袋公园成为居民和游客小憩的上佳之选,尤其是168弄公共绿地,成为联结街区和家园、拥抱访客和居民的共享空间;一幅幅与房屋、砖瓦、树木展开和谐对话的墙面彩绘,一家家特色小店,让南昌路街区变身没有围墙的“美术馆”。
“居民、商户都是南昌路街区精细化管理的服务对象,也是南昌路魅力街区建设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瑞金二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任伟峰介绍说,为鼓励社区成员发挥“主体作用”,街道多途径探索党建引领下自治共治新路径,“墙内”探索建立“自治家园”治理机制,“墙外”努力凝聚多方力量参与街区自治共治。
比如,以咖啡文化为纽带,吸引30多家咖啡商铺成立“金咖联盟”,在南昌路街区形成文艺地标,吸引市民、游客前来消费“打卡”。同时,发起成立由专家学者、律师、社区居民、商店店主等组成的环复——南昌路跨界自治会,通过搭建议事协商平台,有力推进街区整体文化氛围的营造。
红色初心在此起航,历史建筑在此荟萃,文化科学在此交融。为给街区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也为帮助市民和游客系统化感受南昌路街区独特的历史人文底蕴和红色基因,街道充分挖掘和梳理各类资源,在2021年,以缤纷多彩的人文活动,把南昌路街区变为市民、游客心生向往的魅力人文驿站。
(下转2版)(上接1版)
与南昌路100弄2号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一墙之隔,街道打造了“初心会客厅”和一月一期的“渔阳里讲坛”精品党课,设置红色初心邮筒,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帮助社区党员“初心薪火相传,使命勇担在肩”。
在南昌路152号打造“人文会客厅”,依托“瑞金Guide”项目,由40多位生活和工作在南昌路的素人担任“文化传播大使”,为市民、游客提供红色足迹、历史建筑、科学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导游”服务。
由街道打造的群众性音乐品牌“转角遇到音乐”活动,每周六下午都会在南昌路47号如约而至。自去年底推出以来,历时一年,已经成为社区艺术爱好者展示自我的公众舞台,也成为人们在南昌路街区品味美好生活的大热选择。
“一本新青年开风气之先,两个渔阳里育出新火种。卌处老建筑话百年风云,百位文艺咖荟衡复文蕴。”作为“瑞金Guide”一员,任昊对南昌路街区的历史底蕴、红色基因充满自豪,也对南昌路上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如数家珍:“南昌路街区既有浓郁烟火气,也有缤纷高大上,欢迎广大市民和游客来做客。”
摘编自“上海黄浦”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