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17日 星期四
广告 广告 恒道蛋业陈建平:践行劳模精神  培育高品质营养红心蛋 尹建春:从CFO到CEO,成为全能型管理人才 彭志君:物联网行业先锋企业的领军人物 陈智明: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先行者开拓者 卢斌:融合科技与商业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03版:人物 2022-10-12

卢斌:融合科技与商业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罗智利

柏格森曾说过,变化是万物之规律,这句话也可说是我国农业地膜发展的真实写照。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大面积试验应用并推广塑料农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借助地膜良好的增温保墒效果对农业产业带去了积极作用,当时我国农业聚焦于“如何最大化释放地膜的价值”这一主题。随着地膜应用的普及,生态环境破坏、视觉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支持鼓励企业和农民加强废旧农用地膜回收利用”日渐成为主流。当时市场有一个呼声:有没有可能打造一种新品,在保留传统地膜助农优势的同时减少白色污染?

科技的进步让当时遥不可及的想法最终被落地,新品的名字叫作“生物降解地膜”。产品落地当下,云南曲靖塑料(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斌兴奋不已,他立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多角度切入积极探索,最终建立生物降解膜在农业领域中应用的商业模式,并在行业内首先实现商业化运营,同时卢斌也因为“双循环治理模式”的创新举措,获得了业内的一致赞誉。

行业前辈表示,卢斌新创模式的特色体现在,他在做生物降解膜的时候,并非简单的用生物降解膜替代聚乙烯膜,而是从农业种植中发现适合使用生物降解膜的场景,针对无法使用生物降解膜的地方才采用“聚乙烯膜+回收”的方式。“他切实实现了‘循环回收的工业循环’与‘全生物降解材料的生物循环’的互补。”业内前辈如此说道。

回顾过去,卢斌表示,真的是关关难过,关关过。刚开始他找到了适合生物降解膜的一个领域——水稻种植,这是一个非常适合生物降解膜的场景,他说,该场景具备“使用时间、堆肥降解环境”等多重优势,但这还不够,只有直击痛点解决痛点实现收益,才能实现商业化运营。

卢斌指出,水稻种植的最大问题在于除草,特别是有机种植,只能借助人工操作。而生物降解膜种植的最大优点之一体现在除草效率高。找准痛点后,卢斌多方比对,最终锁定上海崇明岛作为进入市场。

卢斌粗略盘算了一下,现在人工工资高,人工除草自然增加了额外的成本支出,若推广使用生物降解膜覆膜种植,能降低55%的成本并实现增产增收,这样就可兼顾“为用户创造价值”和“企业获得利润”,让商业模式实现可持续性运营。

通过卢斌和团队的持续努力,现在云南曲靖塑料(集团)有限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农膜企业之一,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农地膜回收与生物降解应用企业。但卢斌认为,这远远不够,他表示,在未来他将继续根植行业,带领团队持续创新,为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罗智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