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3日 星期一
如皋市下原镇妇联联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大妈说人情风”活动 如皋市交通产业集团如皋港板块苏中国际码头与新加坡益海嘉里集团开展合作 如皋搬经焕新颜  机制创新促蝶变 如皋市慈善基金会认真实施“少儿大病救助”项目为患者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
第03版:如皋最新闻 2022-11-09

如皋搬经焕新颜 机制创新促蝶变

殷玥/王琦

近年来,如皋搬经镇老镇区脱胎换骨,新镇区拔节生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功能不断完善。漫步在搬经的大街小巷,路畅、街净、河清、城绿、景美,城市秩序井然,人们惬意从容,人文气息浓厚,发展动能尽显,城市活力扑面而来。

释放“夜晚活力”,为美好生活“加码”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搬经镇悄然换上“晚装”,凤凰广场、五彩桥、牌楼、沿河步道……处处流光溢彩,形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夜色中,随处可见市民休闲、活动的身影。

”以前这个河边晚上根本看不清,大家晚上都不想来,生怕出啥子事故了。”家住搬居河旁的市民说道,“现在不一样了,河道做了亮化,晚上看得清清楚楚的,我们吃完饭都愿意出来遛遛弯。”

这几年,搬经镇努力推进夜景亮化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品位,努力为广大市民群众创造明亮平安的居住环境和优美的城市夜景,已完成3条河道、3座桥、2个牌楼、1座广场的亮化工程。

”城区亮化工程是优化城市形象的基础工程,不仅能够美化生活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还能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群众生活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如皋市搬经镇建设局局长陆卫华说。

尽享“文化活力”,为精神富裕“赋能”

“这名字一听就是搬经的。这下我们这儿也有了文化地标了,好事儿!”不少市民发现,搬经多了两座牌楼、一个公园,根据搬经历史,分别起名为文武街、东大街、长寿园。搬经是江苏重点镇之一,古树古刹、乡贤文化、文人现象等多种文化基因在这里开花结果、散发芬芳,汇聚成独特的如西文化,是江苏地区有名的禅意之乡、文化之乡。

近年来,依靠得天独厚的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搬经镇通过传“文气”,聚“人气”,汇“财气”,打造了一座有历史、有故事、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搬经。包括建立文化馆所、收集族谱史料、重建庙宇古迹、打造“卢庄1500年古银杏”。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大文化惠民力度,提升城乡文化活力,不断提高群众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在今年建立了长寿文化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丰盛的文化大餐送到百姓家门口。

激发“畅通活力”,为幸福出行“加分”

搬经镇境内的如泰河上,五彩的朱庄桥鲜艳夺目。“这座桥原来桥面坑坑洼洼,好多地方都有裂缝,非常不安全。现在修整好了,焕然一新,晚上还有灯,我们以后出行更加便利了。”说起现在的生活,老乡们啧啧称赞。

秉承着民生工程是大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搬经镇多措并举对镇内的道路桥梁进行修建养护。建成“四好农路”75公里,镇区道路拓宽出新12公里,系统开展河道疏浚100余公里,安装路灯290盏,道路绿化同步提升……确保道路交通安全畅通,让市民出行更安全。

与此同时,搬经镇以主干路人民路为试点工程,按照“横平竖直、捆扎齐顺、剔除旧线、整治飞线、强弱同改、合理入地、管线成景”的标准,将“蜘蛛网”变身“五线谱”,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村庄弱电线路整治工作。

”以前村里的线路乱糟糟的,电话线、宽带线、各种电线像‘蜘蛛网’一样缠绕在一起,有些电线还垂在半空中,家里小孙子上街玩我都后怕。现在经过专业人员清理改造后,整齐美观了,也安全多了。”

越来越多样的休闲娱乐方式、越来越普遍的文化认同、越来越便利的生活圈、越来越整洁的村庄环境……如今,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是一座有历史、有故事、有活力,更有魅力的搬经。 王琦 殷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