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中欧基金桑磊:养老目标基金应差异性和一致性共存, 一站式解决客户需求 广告 上海家庭园艺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上海静安区东风芷江养老院 连续两次在上海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中获得“大笑脸”称号 健合集团全家庭营养健康战略驱动三大业务稳健增长 黄浦养老服务多维度更新升级
第05版:社区服务 2023-04-12

黄浦养老服务多维度更新升级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高速发展,养老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市民的重视,各项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变化更是牵动着百姓民心。

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同时也是全市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最高的中心城区之一,近年来,黄浦区在探索具有中心城区特点的养老服务发展模式中取得了较显著成效,但面临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养老服务需求多样化、专业化程度提高的新形势,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城市建设为人民”的美好愿景,就离不开养老服务设施的多元化、多维度更新升级。

“街区养老综合体”

在充满烟火气息的打浦桥街道,打浦桥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社区长者送上“一站式”乐活养老服务圈带来的“多元服务”,为长者们的生活注入不一样的活力。

作为街道“一站多点”社区养老机构服务体系中的枢纽设施,中心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积极发挥综合服务、办事受理、资源统筹“一站式”服务功能。中心一楼设置综合受理区、医疗护理区、智慧养老体验区、适老器具展示区等功能区,提供养老顾问、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养老服务受理转介等服务;二楼设置多功能活动室、运动康复区、心理舒缓室、助餐手工活动区、日间照料区等功能区,为社区老年人提供讲座培训、法律维权、文体活动、心理咨询、日间照料等服务。而站点内的“智慧健康小屋”更是以过硬的实力获得“2022年度上海智慧健康驿站运行优秀奖”。一位年长的居民表示:“无论是基本健康指标测试和体质测试,都可以刷身份证自己检测,非常方便我们老年人知晓并管理自身健康。”

“在街道的支持下,我们通过大调研、大数据等手段,精炼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让老年群体真正享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打浦桥街道服务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的一年里,街道还将继续依托数字赋能,继续开展认知症‘五知’项目,帮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症、预防认知症、应对认知症。通过多措并举不断提升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家门口养老服务站”

根据本区社会服务资源丰富而土地资源紧缺的现实,区民政局因地制宜,大力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发展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融合发展的服务体系,发挥社区和机构养老服务设施的辐射作用、公共为老服务设施对社区和居家养老的支持作用,通过养老服务需求管理评估机制,实现梯度化的养老服务供给。

今年3月31日,南京东路街道的老年居民发现自己的晚年生活迎来了令人惊喜的改变——位于大沽路139弄10号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正式启用。南京东路街道对服务站内的整体空间属性进行了多元规划。这座服务站将不仅仅是“家门口的医院”,还是“家门口的电影院”“家门口的图书馆”“家门口的茶馆”“家门口的老年大学”,成为家门口老年朋友最爱去的“美好共享”空间。

“社区老人日常生活中经常面临的‘急难愁盼’之一,便是求医问药的问题。”一位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解释道,“因此,我们将联合上海各知名三甲医院专家团队与南京东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居民们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指导、健康科普等多重服务,同时安排具有护理资质人员站点常驻,以专业的‘医养结合’模式,成为社区长者们的健康‘守门人’。”

未来,黄浦区将继续坚持“需求导向”“项目导向”“社会导向”,努力将精准服务送到老人心坎上。来源:上海黄浦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