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吃香榧的好时节,首届“以非遗技艺,焕千年榧乡”为主题的香榧炒制大赛,日前在“中国香榧之乡”浙江省诸暨市赵家镇热闹开赛:镇文化活动中心小广场上,身着统一蓝色制服的选手们熟练地生火、焖盐、翻炒,不一会儿空气中便弥漫开了浓浓香气,这次大赛全镇有20组香榧炒制高手参赛。比赛最终评出“金铲子”5名。
“非遗文化要‘活’起来,更要‘火’起来。”赵家镇党委书记俞燕在大赛开幕致辞时说。香榧采制技艺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11月,赵家镇都会举办“香榧节”。今年的首届香榧炒制大赛,更希望提升炒制技艺,进一步提高香榧品质,让千年榧乡的牌子越来越响亮。赛事活动同时搭台展示了“赵家拳棒”等诸暨省级非遗传承文化和非遗表演以及特色小吃集市等,吸引了镇内外居民和游客闻讯而来。
赵家镇是会稽山古香榧群的核心区,全镇超三分之一的人口从事与香榧相关的产业。手工炒香榧,是祖辈传下来的技艺。老师傅们凭着一个灶、一口锅、一双手,通过浸、翻、炒、挑等古法手工炒制流程,就能炒出一锅果仁金黄、松脆醇香的香榧。比赛中参赛选手们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评委们则从外观、脱衣度、香气、酥松度和口感等五项指标进行打分,主要考察选手对于火候、时间、频率、咸淡的把握。
赵家还是名副其实的农业乡镇,香榧更是赵家人引以为傲的一张“金名片”。作为全国最大的香榧主产区之一,赵家镇香榧种植面积有3.5万多亩,每年从这里集散出去的香榧占全国产量60%以上。据预估今年赵家镇香榧青果产量可达1500万斤,干果300万斤,总产值将达2.5亿元。香榧产业的人均收入有望达到6万元左右,种植户们靠着小小香榧能实现增收致富。杨呈 孟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