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轻柔地洒在徐汇区康健街道康乐小区的步道上,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长椅上,悠闲地聊着家常。这个小区居住着近5000位居民,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超过三成。这些老人的日常起居,一直是社区最为牵挂的事情。
日前,一份“三元联动”的特别关怀,敲响了百岁老人贺奶奶的家门……
“三元联动”
满足个性化需求
在康乐小区,徐房物业新建的“物业+居家养老”站点热闹非凡。维修、家政、助浴、适老化改造“四张清单”是基础项目,今年6月引入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后,服务更“精准”了。“我们在街道医护资源支持下,联合新徐汇养老与社区卫生中心,为老人提供家庭医生、中医按摩、代配药、护理等服务。”徐房物业养老专员介绍,依托“满意物业”三年行动计划,物业在康乐小区新建了服务站点,安排1名养老专员接待居民咨询,为48户高龄独居老人及孤老提供“一户一方案”的个性化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聚焦“全场景生活支持+医疗康复协同+个性化需求响应”三大核心,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与个性化服务。
服务项目还特别设计了“1+6”的团队服务模式。以贺奶奶的情况为例,首先由护士和养老管家共同开展前期评估。基于这份评估报告,医生会进一步开展健康评估,结合贺奶奶的百岁高龄、中风史等情况,分析潜在健康风险,制定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方案;康复师根据护士和养老管家的评估结果,聚焦她肢体活动受限的问题,设计个性化康复训练;营养师参考评估中关于贺奶奶饮食偏好和消化功能的信息,搭配适合的营养膳食;活动管理专员依据评估了解贺奶奶的精神状态,组织低强度的室内互动活动;最后由专人统筹协调各环节,确保护士的护理计划、康复师的训练方案等有序推进,比如根据贺奶奶的反馈动态调整服务频次,切实响应她的需求,最终以定期回访来保障护理的服务质量。
这套流程以护士和养老管家的前期评估为基础,串联起后续各专业环节,让高龄独居老人及孤老获得更贴合需求的服务。这样的贴心服务,得到了居民们的广泛认可。康乐小区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陈洁感慨:“徐房物业的‘物业+居家养老’服务很全面、很接地气,不仅满足了高龄老人的刚需,对60岁出头的‘年轻老人’也很友好。自己熟悉的物业上门做居家养老协助,在自己家里养老,还是多数家庭的选择。对于独居老人的子女来说,也多了一个可靠的帮手。”
多元协作
筑牢健康防线
“我们现在看下来,洗澡的地方有个台阶,高低落差对老人来说稍微高了一点,尽量放低一点”“瓷砖没做防滑处理,最好加个防滑垫”……在居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新徐汇养老工作人员正在为贺奶奶家的卫生间做适老化安全评估。徐房物业工作人员则在一旁拿着本子认真记录,这些都是后续要为老人进行适老化改造的重点。当天,新徐汇养老还为老人展开健康评估,做了免费小关节护理。
贺奶奶感受到的周到服务,源于康健街道构建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面对老龄化的现实,康健街道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以“医养结合”为核心打造养老服务体系。通过街道管理办、服务办等职能部门发挥多元参与社区治理优势,关注社区长者需求,联合徐房物业、新徐汇养老有限公司、居委会共同研究解决小区老年人关爱服务难点问题,以“物业+养老”赋能“医养结合”服务体系,联动家庭医生、养老机构等多方资源,为高龄独居老人及孤老等群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街道联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及辖区5家养老机构,形成了区域医养多床服务体系,共同推进辖区长者的居家医疗、中医药服务、健康管理、医疗巡诊、转诊服务,促进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间的服务转介、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也使每位老人得到医疗、养老的双重服务关爱。
下一步,康健街道会将针对特殊困难老人的“五色关爱”服务法融入“物业+养老”服务中,进一步拓宽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内涵,有温度有力度地为辖区养老服务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让老人们时时感受到社区的关爱与温暖,在“医”与“养”双重保障中安享晚年。 康健街道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