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4日 星期日
新业主:“前任”没参与加梯,用梯能加我一个吗? 广告 外墙搭建水斗存隐患物业拆除引发纠纷 “无感治理”让烟火气不再“上火”
第02版:多维世界 2025-09-11
“白咖夜酒吵扰居民?善用“巧劲”纾解矛盾

“无感治理”让烟火气不再“上火”

炎炎夏日,当“白咖夜酒”的烟火气遇上居民日常的宁静需求,治理不再是悬于日常之上的“任务”。瑞金二路街道的“无感街区”建设就此有了生动的治理实践。

夜经济里的“静音密码”

复兴公园内的INS新乐园,每到夜晚便成了Z世代的聚集地,周末客流同比增长30%。可这份热闹,却成了周边老年居民的“心头烦”。“晚上10时,楼下年轻人的喊叫声隔着窗户都听得清,在公共区域也得顾着别人休息啊”“家里老人有高血压,酒吧散场的凌晨喧闹声最集中,老人被惊醒后好半天缓不过劲来。”不少居民对社区网格员皱眉叹气,提出意见。

为破解这道难题,街道主动牵头,联合市场、公安、消防等部门打出“智慧监管牌”。针对南昌路“白咖夜酒”特色业态,街道创新实施“红黄绿”亮灯动态分类分级制度,通过“一店一档”数字画像精准赋分,对无投诉商户亮“绿灯”减少检查,有投诉商户亮“黄灯”增加指导,高频投诉商户亮“红灯”重点整治。专项行动以来,“红灯”酒吧从5家到清零,“黄灯”酒吧也降至15家,夜间业态经营秩序得到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INS新乐园积极配合监管,用“贴心举措”守好“静音线”。乐园专门组建保安队伍,在入口及周边路段,一边引导客流有序进出,一边及时劝阻大声喧哗的消费者;还在入口、走廊等显眼位置,贴上了“音量提示”条幅,潜移默化中提醒年轻人降低音量。在创新管理的智慧下,夜经济的活力没有减退,却多了份“安静的温柔”,让商业活力与社区宁静得以巧妙平衡。

服务赋能里的“合规指南”

“白咖夜酒”业态要长久,合规经营是基础。结合网格治理的探索和实践,街道加强条块联动,明确各方职责,寓服务于管理中,围绕商铺“开门七件事”,制定“街容店貌”服务手册,将硬性的管理要求嵌入日常巡查服务,并在服务的同时规范行政执法,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

作为亚洲酒吧榜常客的某酒吧入驻南昌路时,在没了解报备流程的情况下就开工装修,还把装修垃圾堆在人行道上。第二综合网格站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发现后,没只做“处罚”,而是手把手指导店主走正规报备流程,开具整改通知的同时,多次到店进行市容普法宣传,把垃圾分类、清运等问题一一讲透。

不久后,综合网格工作人员走访时又发现店主愁容满面——店内低频噪声引发居民投诉,店主却无计可施。第二综合网格工作站立刻搭建协调平台,让居民和店主面对面沟通:居民说清噪声困扰,店主坦言经营顾虑,问题在交流中纾解。“多亏街道指导协调,酒吧步入正轨,经营也变得顺心了许多!”店主感慨道。

自治共治里的“共生之道”

街道并未止步于“被动整治”,而是主动搭建商户自治平台,引导辖区酒吧商户成立“酒吧行业自律联盟”,组建三个“酒吧街区联盟”。在街道的牵头指导下,联盟成员共同制定联盟章程与自律公约,明确行业经营规范与自律要求。

“无感街区”不是“无人治理”,而是“润物无声的治理”——没有生硬的管控,却有精准的服务;没有对立的矛盾,却有协同的力量。这种“无感”,是居民不必为噪声烦恼的安心,是商户不必为整改抵触的舒心。未来,瑞金二路街道将继续以基层自治的“巧劲”,让“无感街区”的温度渗透进市井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在梧桐深处续写共融共生的治理新篇。 瑞金二路街道 供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