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脚踏车(中国画) 全都多趣和浪漫 给她点赞 红色力量 脚踏车 《弟子规》与感受力
第21版:夜光杯 2019-03-29

《弟子规》与感受力

郭文斌

《弟子规》讲:“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为什么要接着讲这两句呢?如果说前四句讲的是人的行动力、执行力、主动性、积极性,那么这两句讲什么呢?讲人的感受力。冬天到了,冷了,马上想到爸爸妈妈应该添衣服了,马上想到我的儿子、女儿应该添衣服了,马上想到我的百姓应该取暖了。你看,当每一个家庭成员想到,冬天到了家人都不要被冻着,这个家人人就会有责任感。当一个官员想到冬天到了,老百姓都不要被冻着,他应该是个好官吧?在这里,只是以“冬则温,夏则凊”为例,让人们养成知冷知热的能力,也就是感受他人需要的能力。

所以,“冬则温,夏则凊”这两句话的背后蕴含着深邃的人生智慧,那就是培养一个人的感受力。一个人对事情的度的把握就在感受力里面。我们看到好多孩子没有饥饱,本来已经吃得很撑了,还在吃,就是因为感受力不够。有些孩子甚至把感受力破坏掉了。那些猝死在网吧里的孩子,他们对生命的感受力彻底丧失了,被习气彻底绑架了。一个人的感受力足够,他会有疼痛感,身体稍有不适,他马上会感受到。该睡的时候就睡,该吃的时候就吃,该活动的时候就活动。但是现在的孩子感受力极弱,他们对自己的身体都没有感受了,怎么能对别人的需要有感受呢?

“晨则省,昏则定”,早上向父亲请安,晚上照料父母安睡。有用吗?非常有用。它让我们把感受别人的需要变成习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晨则省,昏则定”,这个孩子长大当了高官,他就会时时刻刻把百姓的幸福作为施政方向。因为“晨则省,昏则定”已经让他把关心别人习惯化,把责任感常态化。一个孩子每天从晨省开始,从昏定结束,这一天中,他就会有一种责任在心中,时时想到爸爸妈妈有什么需要,爷爷奶奶有什么需要。看到一则新闻,某地有一位老人死了好几天了,家属还不知道。这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真实的事情。为什么老人死了好多天家属还不知道呢?人们已经没有晨省昏定的习惯了。不要说做到“晨则省,昏则定”,每天给父母打一个电话都很少有人做到了。

我有一次参加一个传统文化大会,会后有一个宣言,其中有一条,每天给父母一个电话。跟踪调查,没有几个人做到。大家说,没有什么可说的,打个电话有什么用呢?打个电话本身就是意义,你动个打电话的念头本身就是意义。为什么呢?你想到给父母打电话,说明你惦记着父母,这就是意义,这就是“晨则省,昏则定”。

从幸福学的角度来讲,孩子出门的时候说“妈妈,我走了”,你这一天是什么感觉?如果孩子把门咚的关上走了,你这一天会是什么感觉?孩子出门说一声“妈妈,我走了”,你会整整一天都有劲头,再苦再累你都觉得值得,因为我有这样一个好孩子。如果这个孩子咚的一声把门一关就走了,你会想,我怎么生了这么一个忤逆儿。你会感到做什么事情都没意义,挣钱也没意义,奋斗也没意义。

有一次,一位家长跟我讲,他都想跟孩子同归于尽了。孩子把他气到那个程度了。人都有这个念头了,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妈妈,我走了”“妈妈,我回来了”,别小看这两句话,它是幸福,幸福就这么简单。

晨省昏定练的是什么呢?练的就是我的心要跟父母的心成为整体。只有在这样的练习过程中,维护人类的永久性生存,维护人类的群体性生活,维护个体幸福才能成为可能。因为永久性生存也好,群体性生活也好,个体幸福也好,都从心和心的通开始。我们都知道身体不通就是病,就会痛,同样,家庭成员之间的心不通这个家就病了。而家庭正是构成人类永久性生存、群体性生活、个体幸福的单元之一,家庭不幸福,这一切就无从谈起。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