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硕)昨天下午,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市常务副市长陈寅介绍了2019年上海减轻企业负担措施的有关情况。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海预计为全社会新增减负超过1800亿元。据介绍,在减轻企业负担这项综合性工作上,上海将实施七方面15项措施。
●在降低税收负担方面 包括继续降低增值税税率、进一步扩大进项税抵扣范围等措施,上海将在2021年底前对部分行业纳税人按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对新政策实施后纳税人新增的留抵税,按有关规定予以退还。
此外,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和本市地方税减免措施。今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50%幅度减免“六税两费”;1月1日起,对地方权限内的有关税费政策,在国家规定的幅度内降到法定税率的最低水平。
“从整个减税情况看,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减税效应会进一步显现。”上海市税务局巡视员胡兰芳表示,“比如深化增值税改革,我们从4月1日开始实施,实施的首月本市76万户一般纳税人实现了所有行业全面减负,单月减税额接近69亿元,其中制造业减负最大。小微企业减负的覆盖面要超过95%,1至4月份减了近34亿元。”
●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 包括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继续阶段性降低工伤保险费率、继续暂停征收企业欠薪保障费等措施也将同步实施。
上海还将降低政府性基金和经营服务性收费负担。比如,对归属本市地方收入的文化事业建设费减按50%征收;对港口建设费地方留成部分“先征后退”。
●在降低用能成本方面 除了下调管道天然气非居民用户销售价格,上海今年分两批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将增值税税率下调、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降低等因素形成的资金空间,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电价降低8.1分钱/千瓦时,降低幅度达10%。
●在降低融资成本方面 着力完善融资担保政策。一是推进逐步扩大融资担保基金规模至100亿元,促进银担全面合作,提升融资担保规模;二是完善对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政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提升融资担保能力;三是继续鼓励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开展业务,降低担保费率,不收或少收保证金。
●上海还将降低企业用地成本实施产业用地底线地价管理。存量优质企业增容扩产由各区政府根据产业项目的绩效、能级等情况确定增容土地价款收取比例,对达到绩优标准的企业免缴增容土地价款。完善弹性年期出让制度,推进“弹性年期出让+有条件续期”的工业用地供应制度,提高土地周转效率。推行先租后让、先租后售,多渠道保障物业供给。强化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
●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也将体现在7项内容上 如再取消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简化优化办理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提升开办企业效率,实现“一窗通”平台覆盖全部开办环节,提供刻制公章免费服务,推进营业执照、税控盘、法人一证通、税务发票、公章“一窗发放”;开展全程无纸化登记,实现提交申请、登记机关审批、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在线办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