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舍镇是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一个小镇,因生产钢琴而出名,乐韵、杰士德、华谱、海尔、中德利……在这里集聚的品牌钢琴制造和配件企业就超过100家,走在小镇的街头巷尾,常有阵阵悠扬琴声萦绕耳边。很难想象,在这个只有2.4万常住人口的小镇中,居然有3000人在从事钢琴产业工作。迄今为止,洛舍已经有了30多年的钢琴生产历史。生产的钢琴更是远销欧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区域产业发展集群,洛舍镇也因此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钢琴之乡”。
洛舍镇原本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农业小镇。在1984年以前,它和钢琴行业几乎没有半点瓜葛,后来之所以参与钢琴生产,则源自于30年前的一出“偶然性事件”。1984年,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中国大地,在洛舍一家玻璃厂当厂长的王惠林出差到上海,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大街上排着长队买钢琴的人。当时,木工出身的他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以木头为主的钢琴,我们洛舍为什么不能做做看?”
在那个年代,上海钢琴厂是国内最好的钢琴制造企业,通过朋友介绍,王惠林结识了一批上海钢琴厂的技术骨干。经过一年多的交流,上海钢琴厂4名钢琴技术人才和王惠林签了合同。凭着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1985年10月,德清造出了8架“伯牙牌”钢琴,经鉴定达到国家标准。而王惠林办起的这家湖州钢琴厂也正式挂牌成为全国第5家钢琴厂。起步初期,湖州钢琴厂年产钢琴500多架,职工270多人,主要经营方式为传统的“国营”特色,即码克(音源)、击弦机、外壳、挂弦、油漆等涉及钢琴生产的各道工序基本都是由该企业独立完成,这也为洛舍钢琴业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步入新世纪以后,洛舍镇钢琴企业公司化、规模化生产经营格局已基本形成,钢琴行业整体产业发展开始呈现集群化态势。随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全国第一拍”落在了洛舍镇。借着改革东风,洛舍镇平整4000多亩废弃矿山,经过复垦验收,腾出了1900多亩宝贵的用地指标。有了规整成片的土地,洛舍镇钢琴产业园在废旧矿山上拔地而起,吸引14家品牌钢琴企业入驻。生态环境好了、钢琴元素俏了,洛舍镇现代农业、钢琴文化旅游业也互促共进、如火如荼,2017年园区参观人数超过5万人。
当前,洛舍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钢琴制造中心,同时全镇正在全力打造极具地方特色的“钢琴音乐小镇”,以传承和展现钢琴文化为主线,以“钢琴”“木业”“岛漾”为主要设计元素和载体,依据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功能融合发展的思路,打造符合3A级景区标准的钢琴文化特色小镇,促进洛舍钢琴产业由“造钢琴”向“做文化、打品牌”转型发展。融入血液,薪火相传,洛舍用钢琴浸润一代又一代的洛舍人,它的钢琴业必将变得更强,走得更远。 张志炜 张哲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