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扫二维码看精彩视频 大半辈子气象梦
第ZF12/13版:中缝 2019-09-04

大半辈子气象梦

1979年常渭渊与儿子合影

常渭渊是一位气象爱好者,研究气象已整整60余年。在16岁那年暑假,他参加了上海市少年科学技术指导站的暑期气象知识学习班,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气象知识,从此便迷上了气象。这个兴趣爱好伴随了他大半辈子。

时刻关注天气预报

工作后,常渭渊跟天气的“交道”更加密切。“我的工作是制造轮船上的柴油机,经常需要跟船出海调试,每次出航的天气好坏非常关键,所以需要时刻关注天气预报。”因此,常渭渊与气象的关系更加密切。“以前我只能在特定时间,通过广播或电视知道天气情况。那个时候的天气预报只能提前两三天,遇到突然情况无法及时预知,经常会影响到工作。”

2000年常渭渊退休后有了更多空闲时间。每年的3月23日世界气象日,他都会去参加活动,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天气预报的来龙去脉。在活动里,他看到了先进的气象设备,知道了气象卫星的工作模式。“现在的天气预报每时每刻都能知道,出行也更方便了。”喜欢旅游的常渭渊现在能根据天气预报更好地掌握气象情况,及时安排出游时间。

气象数据了然于心

60多年的气象研究并不是简单看看天气预报,常渭渊清楚地记得几百年来的各类极端天气。如1934年夏天,是140多年来最热的一年,35°C以上的天气达到51天,最高气温40.2°C,而2013年的最高气温直冲40.5°C,破了这个纪录。还有500年来,黄浦江的结冰次数共有7次,最近的一次发生在光绪年间,黄浦江结冰长达半个月……常渭渊对历史上的气象数据了然于心。

天气与人们生活出行息息相关,天气的变化与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科技的高速发展使未来的天气预报更加精准。常渭渊说:“我喜欢气象,这个兴趣丰富了我的生活,也让我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叶晓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