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做科研,要有一点“二”的精神。
在第二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参会者所能感知的,是年轻科研者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研的执着。
“二”,是调侃一个人有点傻、一根筋的词汇。在高智商人群聚集的科研圈,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谢庆国却希望自己的学生有点“二”。“不把它做出来,是不会罢休的。这种有点‘二’的精神,在科研中是非常重要的。”谢庆国说,“一个‘二’的人,也往往拥有正直的品格。这也是我所看重的。”
2015年图灵奖获得者、密码学先驱马丁·赫尔曼直言,年轻人要记住一点:“高质量的原创成果,往往是从一些听上去很傻的想法开始的。从我的经历中,其实可以看到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悖论——年轻人往往有创新的激情和活力、喜欢钻研新东西,而年长的科学家则有更多的经验和来自经验的智慧。”如今,年逾七旬的赫尔曼经常被问及如何才能做出一流的成果,而他的答复始终如一:越年轻,越要保持一点“傻”劲。事实上,赫尔曼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不仅他是因为保持“傻”劲而在科研上实现突破的,很多世界顶尖科学家都有类似的定力和魄力。
浙江大学教授黄飞鹤也很看重学生“二”的品格。“不管做什么,都要踏踏实实地做。不要因为一个东西暂时没成功就放弃了。”第二次参与青年论坛的上海交大附中杨鸿嘉也很认可这一观点,他说,做科研要专注、有恒心,“专注就是当一段时间内科研出不了成果时,还会坚持下去,这也许就是顶尖科学家和青年科学家所说的‘二’吧。”
本报记者 郭文才
蔡骏 杨叶 庄琦欣 张泽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