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
曾是上海首家中外合资医院 如今搬迁扩建迎来全面升级 综合性能居行业领先 又见霸座 上海海关截获首例“囡欧麻蝇” 看天识“云洞” 多项措施疏解施工影响
第6版:上海新闻 2019-12-05

又见霸座

马丹

12月1日,北京开往郑州的1303次列车上,年轻的“霸座姐”振振有词:“座位上也没你名字”。这个女子也因此一“坐”成名。

近年来,“霸座”无疑是公众事件中的高频词,“霸座家族”里男女老少各色人等皆有,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各种丑态更易被迅速曝光和传播。而霸座的行为和学历高低也无关系,即便读到博士仍旧“有恃无恐”的大有人在。可见,公然和“对号入座”反着来,以一己之力挑战公众道德和社会底线,并不只是“无知”作怪,更是“无所顾忌”在撑腰。

然而,想要根治霸座不能仅靠网络曝光。虽然《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秩序的霸座者,可以施以警告、罚款和拘留不等的处罚,早前的霸座男、霸座女也都在事后被处治安罚款200元,并被列入铁路黑名单,在一定期限内不能购票乘坐火车。但是,和霸座者发生“正面交锋”的时候,没有执法权的列车员和吃瓜群众,除了好言相劝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方法。现场处置的“软弱”时常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某种程度上助长了霸座者的嚣张气焰。就像这次的“霸座姐”事件里,一位靠窗乘客将自己的座位让出,霸座女才最终离开。

有人或许认为,霸座只是一件小事。但是,一个社会整体文明素养的进步,却不能纵容这样的陋习成为“牛皮癣”。人人温良有礼,孕育出的文明之花,才能推动秩序社会健康的发展。这时候,有法可依是后盾,依法治理、持续管理需要执法部门敢于“亮剑”动真格,更需要在陋习发生时“正面刚”。面对霸座,除了事后处罚,现场应急执法也应及时跟上,当受害乘客协商无果时,执法人员理应及时出面,并在劝说无效时将霸座者强制带离,更高效地处理这样的无赖行为。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地方法规向乘车霸座等“顽疾”开炮了。即将提交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草案)》规定,不仅要对乘车霸座、遛狗不牵绳等处罚,这些陋习甚至还可能和招聘录用、职位晋升、积分落户等挂钩。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