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4个维度”织就未成年人“保护网” 户口在被征收房屋内就能分得动迁利益? 确认过眼神 是要抓的人 “自助缴费”被不法分子利用
第22版:新民法谭 2019-12-06

“自助缴费”被不法分子利用

《“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提示》发布

长宁区检察院日前向互联网企业发布《“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提示》,提出27条法律风险提示,涉及民事索赔、商誉受损、网络安全隐患等,立足检察职能,依托司法办案,强化互联网企业权益保护,帮助企业堵漏建制,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

涉互联网案现新特征

据《风险提示》显示,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该院共办理涉互联网企业刑事案件212件321人。如今互联网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犯罪新渠道,新型互联网犯罪案件逐年攀升并呈现新特点,该院的受案数逐年上升;侵财类刑事案件占比高,盗窃、诈骗等传统侵犯财产类案件占72.6%;作案人员呈现低龄化趋势,学生群体涉案比例偏高;企业员工内外勾结作案情况较为常见。

此外,长宁区检察院还办理了全市首例职业索赔人敲诈勒索案,不法分子抓住企业害怕被投诉等心理,以反复“举报、投诉”为手段向超市、亲子教育机构等多家被害单位施压,进而索要“顾问费”5.6万余元。

“福利”引来新型欺诈

近年来,“无人收款”或“自助缴费”模式逐渐被商家和消费者所接受,但也有不法分子通过多种手段“钻空子”。如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期间,蔡某某等人通过“未扫描商品条码”“夹带”“扫描商品再取消”等方式,谋取利益。检察官建议企业要不断创新安防科技手段,对消费者引入“征信评级”,并提升员工安防责任意识。

还有不法分子利用电商平台推出的便利消费者相关服务来实施诈骗。2018年9月间,应某利用某平台“闪退”功能申请退款,得款后未将商品退回商家,骗取物品。经检察机关起诉,被法院以诈骗罪定罪量刑。目前,此类案件呈高发态势,案值最高的达30余万元。

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五花八门”。2016年12月,徐某编写了一款名为“小白改机”的软件,该款软件具有篡改手机设备信息的功能,使平台无法识别是否是新号码注册,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无限次享受该平台每次10至20元不等的首次下单优惠。检察机关对徐某以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起诉,获法院判决支持。检察官认为,互联网企业应加大研发力度,堵住技术安全漏洞。

互联网漏洞遭利用

不法分子利用互联网企业平台管理漏洞实施犯罪的案件也逐年上升,已然形成黑色产业链条。

在一起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敲诈勒索案中,刘某利用被害公司员工无意中泄露的邮箱密码,采用黑客技术手段非法侵入某公司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大量客户信息,后又以出售信息为要挟勒索公司钱财。检察官提醒,公司应加强员工的保密意识和网络安全风险意识,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监测和通报预警系统。

一些“网约车”平台也成了某些不法分子的“生财之道”。2018年3月至7月期间,佘某某通过微信接单,为乘客提供代打车服务并收取低于实际的打车费用,其后不支付网约车平台车费。经检察机关起诉,佘某某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刑。检察官建议企业提升反作弊能力。

内部人员“钻空子”

检察官在办案中还发现,互联网企业内部也存在管理风险。比如员工伪造证件,利用职权便利泄露企业数据信息等,通过资源倾斜获取非法利益等。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间,何某为完成公司业绩考核以及获取额外收入,伙同外部人员先后伪造、变造42份工商营业执照后上传到其公司平台,公司未尽到对材料真实性、有效性的严格审核义务,导致十余家没有合法证照的商户在平台上线。

本报记者 袁玮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