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公公丰子恺的仁爱之心
第1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2019-12-22

公公丰子恺的仁爱之心

丰子恺晚年肖像

上世纪60年代公公丰子恺在日月楼画画

◆1966年初夏,公公、婆婆、南颖(右)、意青(左)、小明(中)在长乐邨家门口合影

公公丰子恺画的《种瓜得瓜》图

◆上世纪70年代,南颖(左)和意青(右)拉着小明(中)的手一起散步玩耍

◆丰南颖



我们的公公(石门方言称祖父为公公)丰子恺一生中有过好几个名字,他出生后原名丰润,又叫丰仁。小时候父母亲为他取小名为“慈玉”,所以后来家里有些亲戚一直称呼他为“慈哥”。从小就以“仁”和“慈”为名的公公,确实有一副菩萨心肠,没有辜负这些名字。

公公的仁爱之心是自幼培养出来的。他是家里的长男,上面已有好几个姐姐,他的出生,在当时的封建社会环境里给全家带来了无限的欢喜。

小时候祖母溺爱他,父母亲宠爱他,姑姑和姐姐们也都疼爱他,他生性聪慧,举止宜人,不仅家人,连染坊里和家里雇来做事的人,比如“麻子三大伯”、褚老五、蒋五伯、红英、乐生、五哥哥,也都十分喜欢他。记得每当公公对我们说起他童年的经历,提到这些人,他的语调便会充满了温情和憧憬,显然公公从小便在大家的呵护关爱中长大。

这样温情的环境造就了他的性格,使他总以温柔悲悯的心态来看待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这些仁慈的思想渗透到他的散文和绘画中,形成备受大家喜爱的简洁仁爱、和蔼可亲、纯真近人、脍炙人口的文字和画风。

佛教对公公毕生无疑有重大的影响,在公公长大成人的年代里,佛教是中国社会里广为流行的宗教,他从小便受到熏陶。

公公曾对我们说起过,他小时候的学校设在一座庙的殿堂里,他曾经每天去庙里上课,常听和尚们敲木鱼念佛经,也与庙里的许多和尚相识。然而公公到了年近三十,深受早已剃度出家的恩师李叔同、即弘一法师的影响,方才彻底悟觉佛道,皈依佛门。如今广泛流传的六册《护生画集》,图文并茂,淡雅朴实,寓意深远,便是出自于公公和弘一法师两人共同萌发的弘扬佛教、劝善戒杀、提倡仁爱的宏大计划,由公公花了多年心血来完成,深受广大普通读者的热爱。在“文革”浩劫中,公公用他最后几年的生命,竭尽全力地提前完成了第六册《护生画集》,得偿夙愿。同时,他还翻译了年轻时曾使他看了大受感动的《大乘起信论新释》,以此来传扬佛法功德。公公那颗自幼养成的仁慈之心,升华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我和妹妹意青小时候在公公身边长大,常听到公公提起观音菩萨,看到公公画过不少观音菩萨的画像,他给我们讲的故事里也常常出现观音菩萨。比如他给我们讲了许多《西游记》里的故事,唐僧去西天取经,一路上虽有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为他保驾,但妖魔凶狠诡诈,多次面临危境,多亏了观音菩萨的保佑和解围,唐僧他们师徒四人才一路化险为夷,终于到达西天。

公公口中的观音菩萨给我们从小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极有正义感的女神,她心地善良,大慈大悲,总是乐于救苦救难,公公笔下的观音菩萨慈眉善目、态度安详、身披天衣、头戴天冠,有时盘腿而坐,有时脚踩莲花,给人以可敬可亲的感觉。

公公的一幅著名的漫画《种瓜得瓜》也阐明了这一观点,他还常常告诫我们:“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瓜必有果,这是因果的自然关系,今生活着不做好事,即使今生不报应,下世一定会受到报应,我们听了不觉肃然。



那些年代里,公公画了《护生画集》第五册和第六册,公公向来努力做一个好人,也教诲我们做好人。

他做好事的愿望,在他对待我们的一位孃孃养女的这件事上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文革”前一年,有一天单身未婚的孃孃突然抱回家来一个女婴儿,我和妹妹记得她穿着一身天蓝色的小衣服,戴了一顶天蓝色的小帽子,如同一个大洋娃娃似的。年幼的我们以为这是个来玩的小客人,大家都看着她、逗着她玩。好多天过去了,这个小毛头一直呆在我们家里,孃孃和家里的帮佣每天照管着她,喂她喝牛奶,我们心里不仅开始纳闷,她怎么没有和她的爸爸妈妈一起来我们家做客?这小客人什么时候回家去呢?而她的爸爸妈妈又在哪儿呢?我们脑子里出现了好多问题,便开始问公公婆婆怎么回事。公公婆婆告诉我们,这是你们孃孃领养的孩子,我们听不明白,公公向我们解释说,这个小囡的爸爸妈妈不要她了,从现在起你们孃孃就当她的妈妈了。婆婆对我们说,领养的小孩就跟自家的孩子一样,她自己的妈妈不要她了,你们孃孃要了她,她就一直住在我们家里了。孃孃为这女婴取了名,还起了小名叫小明(公公去世后孃孃结了婚,小明也改了名)。我们听了非常吃惊,谁的爸爸妈妈会不要自己的孩子呢?我们的爸爸妈妈该不会把我们给别人的吧?我们幼小的心里怎么也想不通这事儿!同时我们心里对小明顿起恻隐之心,有空就陪她玩,也帮着大人照看小明。公公婆婆也渐渐地承担起每天照管小明的责任。

记得小明小时候脾气大,公公和她坐在小方桌前玩的时候,她一发脾气就将一桌玩具全都推到地上,年迈的公公耐心地弯着腰,从地上一件一件地捡起来,有时小明等他捡完之后又一次淘气地哈哈笑着把玩具推到地上如同是在尽情地玩游戏似的,于是公公再次为她捡起来,即使重复几次,我们也没有听公公斥骂她过。公公对这个与他没有血缘关系的外孙女充满了怜悯之心,平时对她的起居饮食和对我们的同样关心。不管如何,既然她来到了我们的大家庭,如慈祥的公公和婆婆所说的,我们大家就是一家人了,大家都对她一视同仁,和和谐谐,我们在一起过着宁静的日子。



公公有些仁慈想法是非典型传统的,粗听上去使有些人难以接受。记得他对我们说过好几次,人活得长未必是件好事,比如说如果某人早一点去世,避免遇到接下去来临的不幸事件,少受痛苦折磨,便是件好事。从仁爱的角度来看,公公认为一个人宁愿早点在幸福平静的生活中去世,也不要晚点在受折磨和凌辱之后去世。抱着这样超脱的情怀,公公对于周围人们驾鹤西归的消息始终是冷静对待的,我们在他身边长大的日子里,目睹了他以非常理智的态度接受了友人们去世的消息,虽然我们也能感受到他在感情上是很悲伤的。



公公不但对人怀有博大的慈悲之心,他对动物的痛苦也深有感受。公公平时基本不吃肉但吃鱼,通常吃海鱼多于吃河鱼。他曾对我们说,海里的鱼一出水便死了,没有太多痛苦,是个慈悲一些的死法,因此他偏向于吃海鱼。他还对我们说,大闸蟹和龙虾,它们经历的是一个痛苦而缓慢的死亡过程。公公虽然非常爱吃大闸蟹,觉得海蟹的味道和情趣与大闸蟹无法媲美,但他心中对大闸蟹的受苦受难不乏内疚,只能本着一种眼不看见为净的态度,此事我们听他说起过多次,推想这始终是他心中的一段纠结。

对公公来说,与吃蟹这件“风雅的事”断绝关系非常困难,但很多其他的选择就容易多了。

他曾告诉我们,精制的羊羔皮皮质柔软细腻、毛色洁白、温和绵软,而且呈自然的卷曲状,好看也保暖,可是听说来源非常残忍。公公说,这样制作出来的衣服再好他也不要碰的。

公公的慈悲和护生并不拘于形式,他以自己修心为主,从不要求别人和他持同样的想法。但我们家里除了公公和妹妹基本吃素以外,其他人都吃荤,尤其是婆婆,她最爱吃大肥肉,每顿饭是无肉不欢的,记得家里经常有一大锅梅干菜炖肉,这是江浙地区的名菜,也是婆婆和我最喜爱的一道菜。公公从来没有要求或鼓励我们吃素,他屡次对我们强调,吃素不杀生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保护动物,而是为了培养一颗仁爱之心,他认为有护生之心者必定会对人善良。

多年后我们发现,公公的想法与犯罪学者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许多暴力罪犯,包括杀人犯,从小就缺乏护生之心。因此按照公公的想法培养大众的护生之心,有助于发展一个和谐而无暴力的社会。

我们的公公有着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他以身作则并宣传和提倡仁爱之道,呼吁大众爱护人也爱护世上所有的生灵。

丰仁或慈玉,是个名副其实的仁义慈善者,他永远有一颗扶弱者之心,愿公公的英魂安息!他的《护生画集》帮助推动人类走向了一个和平的世界。他的仁爱之心让人们对他肃然起敬。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