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玲珑翠鸟衔虾图(摄影) 陪外孙玩轮滑 看你一眼 心生种子 刘恕之谔 安妮的上海情 烘山芋
第21版:夜光杯 2020-01-03

刘恕之谔

米 舒

刘恕,字道原,北宋史学家。其父刘涣与欧阳修为同年进士,性刚直而好读书。刘恕受父影响,亦迷恋史书,过目成诵。有客至,言孔子无兄弟,8岁的刘恕随即插嘴:“以其兄之子妻之(见《论语》)”。众皆愕然。刘恕13岁见宰相晏殊,晏殊学识广博,却被这个孩子不断的发问而难住。

北宋时,朝廷对能讲经义的考生进行单独考试,未到成年的刘恕也进了考场,他对主考官的提问,对答如流,先谈原著注疏,再列举先儒之点评,最后才发表自己见解,令众考官大为惊异,列为头名。刘恕入国子监讲经书,又名动京师,推为第一。刘恕18岁被赐进士及第。

王安石闻刘恕大名,爱才,欲让他去“制置三司条例司”任职,刘恕性直率,当面顶撞王安石,并辞而不就。当时王安石位居宰相,一言九鼎,一些与他有不同意见的大臣都随声附和,而刘恕却以谔谔直言,气得王安石恼怒而变色。

司马光奉旨编《资治通鉴》,此书工程浩大,宋英宗让司马光挑阁中英才做助手。司马光首选博学强记的刘恕,说“专精史学,唯刘恕耳,考证差缪,最为精详。”刘恕也以司马光为至交,成为《资治通鉴》第一副主编,“遇史事纷错难治者”,皆由刘恕去考证辨析。

因为史学不为当时科举之项目,不少考生为求功名,往往轻视,而刘恕笃爱文史,皆性之所好。他一次随司马光游历百山,见道旁有碑,碑上为五代列将,一些将领之名鲜为人知,刘恕却一一道出其生平,众人叹服。刘恕闻亳州知县宋次道家中藏书甚富,前去借阅,宋次道备美味佳肴款待,刘恕一口推辞:“此非吾所为而来也,殊废吾事”。他以抄阅宋氏藏书为乐。苏轼为此赞之:“十年闭户乐幽独,白金购书收散亡。”

北宋的官员还较廉洁,但能为当时众臣一致钦佩者仅二人,一为包拯,二为刘恕。这年冬天,刘恕从洛阳南归,司马光见天寒风大,刘恕无御寒之衣,送了他几套衣裤和一床褥子,不料刘恕再三推辞,一向以简朴著称的司马光为此动怒,刘恕只好勉强收下。后来刘恕与司马光在颍州见面,刘恕将司马光那日所赠,原物奉还。司马光乃刘恕平生之知己,几件衣物又不值钱,刘恕却执意不收。刘恕此举,实属有点不近人情也。

刘恕把一生精力都献给了史学,后半生的精力都付予《资治通鉴》。他为考证一个细节、一段史实倾尽余力而辛劳。司马光说刘恕:“家人呼之食,至羹炙冷而不顾;夜则卧思古今,或不寝达旦。”熙宁九年,刘恕为了与司马光商议修书之事,风尘仆仆赶往洛阳,南归途中遇风寒,引起右手右脚偏瘫,卧病在床时,“苦学如故,少闲,辄修书。”47岁卒,其父刘涣为其子葬之,白发人送黑发人,人生之悲也。

谔者,直言也,刘恕性狷介,好臧否评品人物。“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爱在大庭广众揭他人之短,自然不讨人喜欢,为此,刘恕也意识到这个弱点,自省平生有“十八蔽”、“二十失”,如好说大话而智谋不够;夸夸其谈而辨识能力很差;不贪名利而好发独特之声;想急于成功而头脑迟钝;怕运动而又不能安于心静之境;做错了事而不肯悔改;喜欢快乐而时常忧虑;放纵自己而又拘于小的礼节……刘恕这些自陈其短的反省,经其家人同意,由其同乡黄庭坚写在刘恕的墓志铭上。古人墓碑上的“盖棺定论”,几乎皆为歌功颂德之词,刘恕却自陈其短,且又说得那么尖刻,可见其人之谔谔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