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1日 星期日
荷塘印象(帛画) 便民利民的善举 家电维修中的魔术 无心插柳 连中三元 留点掌声给蜡梅 勿忘上海管乐团 我曾是个胆小鬼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0-01-12

留点掌声给蜡梅

何鑫渠

说蜡梅会联想到梅花。老百姓对植物的了解往往来自文人,而中国文人最喜欢的是梅花。

梅花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被赋予了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中国古代文人对梅花情有独钟,无数墨客、画家喜用梅花题材作诗、作文、作画。诗中最有名的当数北宋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五言绝句《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而描写梅花最出神入化的,应数北宋林和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句。

梅花是中国文人用小说手法拟人方法塑造出来的一位英雄和佳人。但花卉中的另一个英雄则是蜡梅。

在一年最寒冷的腊月,寒凝大地,风雪载途之际,是蜡梅打破植物界的沉眠凋敝,以其一缕冷香,飘荡于白雪皑皑的大地。蜡梅群生的树林,香气沁心夺魂;单生的枝节,笑傲一方风雪。

寒冬腊月,雪花挂枝,此时百花凋零,蜡梅玉洁冰清幽然独放是为高洁。

大地肃穆,隆冬绽蕾,此时三九严寒,蜡梅傲雪凌寒怒放是为坚强。

大雪漫地,滴蜡凝酥,此时幽香彻骨,蜡梅崩香花朵低垂是为谦虚。

蜡梅得名于大诗人苏轼的诗:“蜜蜂采花作黄蜡,黄蜡为花亦此物。”南宋诗人戴复古写诗颂蜡梅:“天寒好风日,清香透窗纱。谁知蜜脾底,有此返魂花。”

蜡梅与梅花既不同科也不同属,但既然又称腊梅、冬梅、寒梅、金梅、香梅,自然与梅有着相同品性。

江南是梅花的家乡,无锡梅园、杭州超山、南京梅花山、苏州邓尉山麓等赏梅胜地都少不了蜡梅身影,并往往在冬春之际举行双梅展览。此时蜡梅冬日争先,梅花则随后早春绽放;蜡梅孤色蜡黄,梅花缤纷五彩;蜡梅浓香扑鼻,梅花暗香淡雅。“两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蜡梅陪我们走过冬天,梅花则和我们迎来春天。从美学意义上说,赏梅不能没有蜡梅。我们去赏梅,别忘了蜡梅。我们在赞赏梅花的同时,也别忘了留点掌声给蜡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