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冰雪游 人气旺 大北电报局(泰国盘古银行) “上海让我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活力!” 钟摆生活族 两座城市间的奔波
第22版:新民海外/多彩中国 2020-01-12

钟摆生活族 两座城市间的奔波

轨道交通的发展,催生了一种新的生活模式。北京和燕郊、上海和昆山、广州和佛山、珠海和澳门……被称为“钟摆生活族”的他们每天在两座城市来回奔波,一边是为了事业,一边是为了家庭。

北京-燕郊 取经上班路

作为北漂一族,刚成家的崔佶像身边很多同事一样,将婚房安在了燕郊。他现阶段出行基本还是要靠公共交通,每天需要在路上耗时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北京的五环,乘上地铁到达地处三环的公司还有将近1个小时的路程,但是比起北京市区高昂的生活成本,每天来回将近4个小时的“取经上班路”仍然在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正是由于像小崔这样的北漂族,如今的燕郊早已不是原来那个只有120万人口的小城,而是渐渐成了汇聚购物商圈、学校、餐饮、医院的城市副中心,发展潜力和生活便捷度都逐年提高。“燕郊西面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隔潮白河相望,距离只有10公里,北面又与顺义区接壤相连,能够接受北京科技、人才、资源的有效辐射。从直线距离上来看,燕郊离北京市区仅30公里。”崔佶表示,正是看中了它独有的地理位置,才选择了“双城生活”的定居模式。“2019年3月,燕潮大桥开通,燕郊至北京的通道达到了4条,如不堵车,从燕郊到北京六环,整个行程大约15分钟。今年年初,22号线要开工建设,这是一条在燕郊的‘北漂族’望眼欲穿的地铁线路,有盼头啦!”

上海-昆山 没有边界的城市

家住上海嘉定区的费小姐去年跳槽去了一家昆山的人工智能企业。“去公司面试,意外地发现要去昆山上班,路上花费的时间比去市中心要节省将近一半!”

“很多朋友都问我,会不会觉得在昆山工作不习惯?我肯定地告诉他们:完全没有。”费小姐表示,以前自己认为昆山只是一个小县城,但没料到它如此发达。她觉得昆山与上海之间的边界感越来越模糊,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工作节奏和环境氛围,几乎都感受不到任何差别。在费小姐看来,江浙沪“包邮区”的一体化步伐肯定会迈得越来越快,“就像我这样恋家的上海人,都会走出上海,开始‘双城生活’,相信长三角在越变越‘小’的过程中,江浙沪三地老百姓的活动空间会变得越来越大。”

广州-佛山 一切为了孩子

在儿子出生前,薛先生和妻子一直在广州享受着潇洒的二人世界,也丝毫没有考虑过置业的问题。2019年,宝贝儿子诞生后,“在哪儿购房安家”被薛先生视作了头等大事。“我和妻子都不是广东人,想年轻的时候闯一闯才来了广州。但现在有了孩子,总觉得要创造一个更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再三考虑权衡后,他和妻子将目标锁定在了佛山。“要买广州的房子,还是觉得有点吃力,所以还是住在佛山吧。”

但是,在佛山正式置业后,即便能够克服往返两地通勤时间较长的困难,薛先生心中却还是始终打着鼓。“佛山虽然日常生活很舒适,但是无论交通、医疗、教育,都跟广州有着较大的差距。”薛先生直言,自己最终的目标还是尽快成为拥有广州户籍的“新广州人”,目前只是折中的选择而已。

珠海-澳门 打通“任督二脉”

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底,在珠海参加社保的澳门居民共2000余人。在珠海购房居住,甚至就业、买社保,孩子在珠海上学,澳门人早已融入了这座城市。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贯通,澳门市民马先生第一时间就跑去珠海置业。“珠海的生活更为舒适,物价水平也很适宜,我身边不少亲朋好友都已经习惯了珠海、澳门两头居住的生活模式。”马先生甚至表示,自己还在考虑在珠海创业,举家搬迁到生活空间、发展潜力更大的珠海。澳门和珠海,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般。“最近,粤澳新通道项目两地联检大楼主体结构工程也已经顺利完工了,预计将于2020年年底前竣工。青茂口岸建成后,旅客一下车便可直达口岸联检大楼,双城生活就更便捷啦。”

还有一些澳门人则是看中了珠海的医疗资源。“珠海在大病医保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年近40岁的高女士认为,珠海的人事物都非常亲切,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澳门人到珠海生活。

许璟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