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2日 星期一
澳大利亚政府被森林大火“打脸”
第24版:新民环球 2020-01-16
拒绝加大减排力度 气候政策立场保守

澳大利亚政府被森林大火“打脸”

澳大利亚消防员在扑灭林火 图GJ

一只幸存的考拉在接受救治 图GJ

大量胡萝卜被空投 图GJ

文/张智森 乔伊

一场森林大火让气候变暖成为整个澳大利亚社会的关注焦点,政坛格局也将被改变。社会各界对政府漠视气候变化与大火的联系,无视事先警告、火灾发生后不鼓励讨论原因与对策的做法十分不满。在13日发布的民意调查中,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因应对林火不力,支持率大幅下滑。

莫里森支持率下滑

政府面临信任危机

澳大利亚新闻民意调查公司13日发布的最新民调显示,59%受调查者不满意莫里森应对林火的表现,只有37%的人满意他的表现。这一比例与他去年5月赢得议会选举时的支持率相比,呈现大幅逆转。

莫里森先前坚持地方政府有足够能力应对林火,多次声称澳大利亚减排努力已经足够,去年年底不顾林火肆虐前往美国夏威夷度假。虽然很快取消度假,但一张他不久又与亲友举杯庆祝新年观赏焰火的照片再度引发不满。

连日来,澳大利亚许多城市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呼吁政府对气候变化积极应对,要求莫里森下台。互联网上十几万人联合署名杯葛莫里森,无数人发帖“他也不是我的总理”。莫里森慰问火灾现场时,受到许多不欢迎的对待,消防队员冷淡地表示不想和他握手,还有人当众对他怒骂并做出粗暴手势。

民调评论员指出,莫里森的支持率受林火影响下降8个百分点,成为他2018年8月接任自由党党首以来最低,被工党党首阿尔巴内塞反超。同时,工党支持率也反超莫里森领导的自由党与国家党联盟。

澳大利亚去年10月初现林火,火势不断蔓延,过火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波及东南部三个州,迄今夺去28人生命,包括4名消防员。直到民意沸腾,莫里森才决定向灾区派遣军队,承诺拨付大额资金用于救灾和重建,重提加大减排力度。

新南威尔士大学气候科学家柯克帕特里克说:“我们正处于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和森林大火,但我们还没有听到政治家对解决气候变暖的回应。他们正把头埋在沙子里,而世界在燃烧着他们。”

气候变暖无所作为

引发政坛强烈批评

澳大利亚政府的无所作为在政坛引起强烈批评。

联邦反对党领袖阿巴尼斯指出,科学告诉我们,林火将更加凶猛,持续时间更长,政府必须立即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暖。工党影子能源部长巴特勒说,澳大利亚在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排名靠后,表明政府的政策是可悲的,“澳大利亚缺乏气候政策已成为国际尴尬”。

居住在林火影响地区的市长们对政府同样持批评态度。他们呼吁政府承认气候变化与林火之间的联系,提供更多资金,显示领导能力。

格伦因尼斯市长斯帕克斯表示,由于政府对气候变暖无所作为而在该地区造成的愤怒是真实合理的,因为“这场灾难是可预见的”。蓝山市长格林希尔认为,当前面临严重的林火威胁,而气候显然是其中的一个因素,此时试图叫停有关气候变暖影响的对话非常不负责任。

执政党内也不是只有一个声音。前总理特恩布尔呼吁莫里森加大对气候变暖的应对,因为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国家安全问题。他表示,气候问题已成为政治战场,执政党内有一群人否认气候变暖的现实,这是自欺欺人。

新南威尔士州环境部长基恩指出,如果不对林火的成因和趋势进行合理评估,只会增加将来发生更多悲剧的可能性,要尽一切努力减少碳排放,减少气候变暖的影响。

积极应对减少排放

立即行动不容迟疑

对于气候变暖及随之而来的各种灾难,全球已经形成共识,但目前的形势是,各国的政治经济利益现实让应对气候变暖的行动十分迟缓,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当前国家经济利益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矛盾。

一些国家的经济高度依赖于高排放的化石能源,减排必然影响经济利益,这就产生了本国当前经济利益与全人类整体利益的权重考量问题。但是应该看到,人类与地球上其他生物是命运共同体,排污、排碳无论来自哪里,都是全球性的积累性损害,危及全球气候,也关系人类存亡。为了自己的利益罔顾人类生存环境,必将自食其果,包括破坏者本人及其亲人后代。

二、个人及党派的眼前政治利益与将来利益的冲突。

气候变化是个长期问题,而选民通常关心的是眼前的切身利益。作为政治家或政治党派,为了选举上位,往往选择迎合选民。然而,在气候变暖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选民的环保意识会越来越强,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也会逐渐转变。如果选民发现执政者比他们还短视,对他们的将来利益漠不关心,这些执政者必然会因为跟不上选民的认知与需求而被抛弃。

三、当代人利益与子孙后代利益的抉择。

由于政治选举体制及任期的制约,政治家和政党主要考虑眼前的选举及本任期或连任期的利益关注点。而普通民众又很容易乐享现代生活的诸多便利,缺乏对未来的深刻思考。为眼前利益而断了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这是否我们想做的?

当前,让许多政府在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举棋不定的是减排的经济损失与代价。然而换一个角度看,减排的损失是暂时的、有限的,随着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换代,代价最终会变成效益。反之,如果对温室效应不加应对,维持传统产业结构不作改变,那么气候变暖危害的损失是永久的、无限的,而且会越来越大。

用清洁能源、再生能源代替高污染、高排放的现有能源是大势所趋,如果漠然守旧,到全世界已经放弃传统能源转用新能源时,那些不变革的国家将被世界淘汰。尽管有转型的阵痛,尽管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但晚痛不如早痛,抢占先机,瞄准再生能源高地,不落后于大势,是世界各国政府应该紧急考虑的。

相关链接

空投胡萝卜喂幸存袋鼠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出动直升机,在野外空投2000多公斤胡萝卜和红薯,给林火中幸存的袋鼠等野生动物。

新南威尔士州能源与环境部长基恩表示,有几个重要的帚尾岩袋鼠种群栖息地被烧毁,帚尾岩袋鼠幼崽们通常能在火灾中幸存下来,但只能被困在食物有限的栖息地中。

据估计,这次林火可能令10亿动物丧生,还可能造成多种尚未为人类所知的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真菌等物种灭绝。幸存的动物因栖息地遭焚毁,也依旧面临生存困境。

澳林火逼停旅游业广告

持续数月的林火已经危及澳大利亚旅游业,旅游主管部门不得不叫停由知名歌手米洛格担纲的旅游宣传计划。

澳大利亚林火的照片在社交媒体广为传播,触发全球关注与震惊。澳大利亚旅游局在林火发生期间投放的旅游广告受到质疑,被指时机不当。

悉尼科技大学讲师贝尔曼说:“我们一直推销澳大利亚的清新空气、蔚蓝天空、洁净沙滩和各类动物。不幸的是,人们看到的是烧焦的考拉和袋鼠。”

澳大利亚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的过去12个月中,共有超过900万人访问澳大利亚,为当地经济贡献310亿美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