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上海25万名医护人员获专属保障 培训托育机构暂缓线下服务至2月底 “请靠边停车接受体温检测” 旅客测温 医生网订外卖被取消订单 贩食野味 病毒上身别打开“潘多拉魔盒” 口罩怎么扔?垃圾破袋危险吗?
第6版:要闻 2020-01-24

贩食野味 病毒上身别打开“潘多拉魔盒”

不要再食用野生动物了!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扩展,“野味”“野生动物”等关键词逐渐走进公众视野。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表示,根据流行病学分析,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很大可能是野生动物,比如竹鼠、獾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科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从现在来看,新型冠状病毒的来源就是海鲜市场销售的野生动物。

病毒研究指向蝙蝠

病毒从野生动物传染到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就包括动物病毒的突变。17年前的非典(SARS),科学家们很快在野生动物市场的果子狸体内分离和检测到了和SARS病毒完全一致的病毒。能找到果子狸,是由于专家根据前期流行病学调查,最早的11个病例大多和野生动物有接触历史。此后,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发现,果子狸是SARS冠状病毒的中间宿主,是把SARS病毒从天然宿主传播给人的“中转站”,真正源头是来自云南省一些岩洞里的蝙蝠。

1月21日,3位中国科学家在《中国科学:生命科学》英文版发表论文,推测武汉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也可能是蝙蝠,病毒在从蝙蝠到人的传染过程中可能存在未知的中间宿主媒介。

贩食野味提供“温床”

为什么要吃野生动物?恐怕很多时候还是猎奇心理作祟。事实上,野生动物在营养价值上并不比家养动物好多少。野生动物原本生存在适合自身的环境里,并没有多大概率和人类大规模接触。“普通人能够接触到野生动物的只有哪里呢?人人都会脱口而出:动物园。”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何鑫说,“动物园对每一只动物的饲养都有严格的程序、方法和笼舍;也不会轻易将不同动物不经科学分析就放在一起饲养。”

而在所谓的野味市场,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被关在极狭小的空间里。这种生存条件下,动物很容易患病,也给病毒互相传播提供了温床。“野生动物身上的病毒,我们人类可能从没接触过。一旦病毒发生变异进而传播到人身上,我们没有免疫力。”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陈舜胜解释。

专家呼吁禁食野味

一些售卖野生动物的餐馆往往在突击整治中被取缔,但不久后死灰复燃。

“也许有人会怪到野生动物头上,但从本质上来说,每种动物身上都可能有某种病,而自然界会有一定的平衡。病毒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要把宿主杀死,那样病毒也活不了。”何鑫说。以禽流感为例,可能本身只在野生鸟类身上有个体死亡的案例,但如果人类占据了野生鸟类的栖息地,再把饲养的家禽放到此地,或者在野生鸟类迁徙过程中有接触,这就提供了病毒变异的机会。更别提此次武汉的海鲜市场,相当于给病毒搭建了传染的实验室。

从2003年的SARS到今天的新型冠状病毒,一次又一次的疫情爆发给人们敲响了警钟:非法野生动物贸易带来的不仅仅是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而且会给每一个人的健康带来风险。多位院士、教授联名呼吁,野生动物主管及执法部门,以及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发挥更大作用,从源头管理野生动物非法贸易,全面杜绝对野生动物的非法食用。 本报记者 郜阳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使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或者使用没有合法来源证明的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制作的食品。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野保相关部门提醒市民,大部分常见蛇、蛙类,以及狗獾都属于国家或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得非法食用。竹鼠等“三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保护野生动物如无合法来源和检疫证明,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也不得食用。此外,野生动物不应也不宜作为宠物饲养。

市民若发现非法养殖、经营、食用、运输野生动物,可通过“12345”市民热线联系市场监管部门或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查处,确定涉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也可直接拨打110报警电话。

本报记者 金旻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