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视频网站掀起“原始生活”风 法国政客有薅羊毛的“传统”?
第15版:新民环球/社会 2020-01-30

视频网站掀起“原始生活”风

没配乐没特效没解说 却让都市人沉迷其中

柬埔寨网红兄弟和他们建造的带泳池的小木屋 本版图片GJ

普兰特用树枝编篮筐

远离喧嚣城市,在荒郊野外谋生,学那个“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爷就够了?在荒郊野外,你要解决的问题可不只是吃,还有住,毕竟山洞不是到处都有。

没有“最仙村姑”李子柒,只有打赤膊的黝黑大老爷们;没有田园生活的诗情画意,只有用双手和棍棒挖土、就地取材建房的原始镜头;没有优美的配乐,只有无声的快进画面……但就是这种新石器时代式的粗糙生活视频从国外火到国内,让一众现代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几乎一切都来自自然

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的森林里,约翰·普兰特支起摄像机。光着膀子砍树劈柴,钻木取火,将蜗牛壳放进自建的窑里经受高温,取出后加水,蜗牛壳肉眼可见地分解成白色糊状物,加上砂子,堆砌成方形,再晾上几天,一块石灰砖就成形了。

普兰特在视频网站“优兔”上有自己的频道“原始科技”,用来上传野外拍摄的生活生产的视频。视频中他就好像生活在新石器时代,无论是烧砖瓦还是建房屋,用木钻石斧,所需的一切都靠大自然赐予,拒绝一切现代生活元素。当然,棉质的蓝色沙滩裤除外,因为“用树皮纤维编织的裤子实在太硬了”。没有配乐,没有特效,甚至连解说都没有,视频里只有滋滋的火焰声、呼呼的风声,以及树林里各色鸟兽的叫声。

但就是这样慢节奏甚至单调的视频,却吸引了997万订阅者。而普兰特2015年5月2日上传的第一条打着“原始科技”标签的视频,迄今已有3023万次观看,而他只不过是用自己制作的原始石斧砍树、将树叶串起当瓦片、捏了个瓦罐盛水和泥巴,建了一间再原始简陋不过的小房子而已。别看视频只有短短11分13秒,普兰特断断续续花了将近9个月时间才建成这间小屋,而实际建造小屋的时间是一个月。

“新石器时代”生活红了

普兰特红了,而他也带动了这一类“原始科技”视频的走俏。

在新加坡街头行驶的公交车上,人们正刷着两个柬埔寨男子从一间半地下室的小木屋里钻出来,掘土、烧砖、砌墙,在小木屋四周建成一个环形泳池的视频。在越南农村,惠东在田间寻觅合适的竹子,将其砍伐带回,改造成田间地头用来引水灌溉的管道。两年的时间,惠东成了拥有56.4万粉丝的网红。

对于生活在悉尼、新加坡、上海、柏林等大城市的人们来说,这样的生存技能可能一辈子也用不上,甚至或许他们都不曾想到过。但偏偏就是这些展示精巧的原始手工技术的粗糙视频,在一众带货网红和无厘头搞笑视频中脱颖而出,赢得了现代都市人寂寞的心。

我们依赖彼此而生存

究竟是怎样的魅力让现代都市人沉迷于其中,定期上网观看“新石器时代”的生活方式。如果普兰特他们没有定期更新,粉丝甚至会催更。

“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希望回到石器时代。”乔登是普兰特的忠实粉丝,他经常登录论坛上的“原始技术”社区与网友互动,讨论观看视频的心得。回忆起第一次看到普兰特视频时的感受,他说那就好像是坠入爱河一般。“除了你周遭的环境,别的什么也没有,但你却可以创造出一些很酷的东西。”在乔登看来,尽管现代社会什么都有,基本不愁吃穿用度,“但这些视频提醒我们,原来一个人走出现代社会,回归自然,带着他们的思想和自然,也是可以一无所有地生活。”

然而,光是看普兰特就地取材、钻木取火、烧砖建房的视频,大部分人依然复刻不了这样的生活。若是让他们只身一人走进森林,他们或许甚至连一棵树都砍不倒,更别提别的了。当然,重返新石器时代是不可能的,在这个极具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吃的大米、穿的衣服、住的房子,无一不依赖于他人的制造,自力更生似乎不再必要。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心理学教授马克曼看来,面对这个高度合作却又充斥着各种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人们内心充满着不安,而这类展示原始生活技能的视频让人们找到了安置不安情绪的地方。“它们让我们大多数人意识到,如果没有陌生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将无法生存。”马克曼说道,而这也正是全球化的意义所在。汪霞

相关链接

活在“新石器时代”的普兰特

三十而立的普兰特可不是什么乡间野夫。

“我上了大学,拿到了理学学士学位。”普兰特通过电子邮件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自己大学毕业后曾在陶器厂和涂料厂工作过一段时间。

后来,厌倦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普兰特一度自谋出路、靠割草坪为生,空闲的时候经营“原始科技”频道,“但这只是业余爱好”。

不过,如今制作“原始科技”视频已经成了普兰特的全职工作,因为这份新“工作”挣的钱可要比割草坪多得多。但撇开在野外对着镜头演绎着新石器时代生活方式的时候,普兰特只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普通人。他将大部分时间都泡在互联网上,钻研“原始技术”。普兰特甚至出了一本书,介绍自己在视频中所用过的各种野外生存技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