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上交推“灵药”  帮你宅得住 从《决战火神山》到《一定要赢》
第10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0-01-31

从《决战火神山》到《一定要赢》

沪上画家战疫情

李向阳作品《决战火神山》

郑辛遥作品《一定要赢——战胜新型冠状病毒》

沈雪江作品《去一线》

汪家芳作品《钟南山院士》

孙绍波作品《勇敢上阵》

展馆关门,画笔不歇。年初五晚上,上海美术家协会发出了一封倡议书,呼吁广大美术工作者拿起画笔,共克时艰,歌颂医护工作者等一线抗击疫情的英雄们,弘扬抗击疫情过程中涌现的各种正能量,鼓舞民众斗志。

“创作倡议书”发布24小时以后,一大批“用心、用情、用爱”完成的作品蜂拥而至。有一些画家早早动笔,用擅长画种共筑防病抗疫的保护墙,弘扬“义无反顾、共克时艰”的真情大爱。

画坛“老炮”率先交卷

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是最勇敢的医务工作者坚持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又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劳动者辛劳付出,坚守岗位,维系着亿万民众的日常生活。

这一次,上海画坛的“老炮们”冲在了最前面。著名油画家、上海美术家协会顾问李向阳,曾参与策划了“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上海历史文脉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等重大美术工程,这位曾经的老兵在油画家中率先“交卷”——《决战火神山》。青色和褐色的对撞在S形的色块上,白点抽象成日夜不休的挖掘机,画面干练厚实,风景蜿蜒远方。天空下,浓厚油彩渲染着险情爆发之时的豪迈,有兵临城下的紧张感。

艺术家、上海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磊《出院了》,用速写定格了白衣天使捧着鲜花扶着病患的场面,为患者带去了美好祝福。画家沈雪江的国画《去一线》已经在朋友圈被传播多次,他是听到了上海医护人员在大年三十别离家人奔赴武汉的消息后,为之触动,画下了亲人告别时的背影。漫画家、上海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的作品《一定要赢——战胜新型冠状病毒》言简意赅,是全副武装的白衣战士和新型冠状病毒正在“扳手腕”的场景,漫画主题简洁明了。

郑辛遥表示,上海美术界多年来秉承一贯的优良传统,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奉献爱心和力量,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上海的广大美术工作者更是责无旁贷,疫情就是命令和召唤,上海美术界秉承光荣传统,迅速集结、加紧创作,为打赢这场抗击病毒的战争贡献力量。

聚焦英雄 关注凡人

新闻焦点人物和坚守民生岗位的普通人,都让国画家汪家芳肃然起敬,从大年初二起就在画室开始创作。昨夜他给记者展示了为钟南山院士勾勒的一幅水墨像——画像上的钟南山院士双眉紧蹙,神情焦虑,但投射出的目光又是那么坚定。

汪家芳说:“艺术家现在没有理由不行动。至于创作题材,眼下不必执拗于鸟语花香的小清新,这是把担子挑上肩的时刻——我们的画笔要紧跟社会进程,表现疫情下的英雄和百姓的真实情感。”他第一张画的就是钟南山,因为这位值得尊敬的中国老人唤起了责任与公德。外出采购时,汪家芳看到了正常运营的大卖场、正常发车的公交和穿梭于街道的外卖骑手,虽然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但在严峻时候坚守岗位,支撑起了民众的衣食住行,他们都是稳定民心的压舱石。汪家芳构思着要画12张“疫情下的民生英雄”系列,囊括外卖、交通、菜场等行业平凡人。

漫画征稿 反响热烈

在各个画种里,漫画家的反应最为迅速,市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早在除夕就发起“众志成城战疫情”网络漫画展,至今已收到全国200多位画家的650余幅作品,其中年龄最大的是原北京日报著名漫画家、95岁高龄的李滨声先生特别创作的漫画新作《一战成功》,为参加武汉战“疫”的医护人员鼓劲。静安区闸北二中心小学8岁小朋友董其乐画了《我教弟弟识病毒》,是迄今为止最小的作者。曾创作“刀刀狗”IP的上海漫画家慕容引刀创作网红漫画《新保护神》,已在朋友圈刷屏。

除夕开始的漫画征稿,原定今天第一阶段截稿,没料到网络征稿十分踊跃,市委宣传部驻部纪监组的“海上风清”公号从年初二就开始每天一推。学习强国、市文联会号、市美协公号等每天发布20幅漫画作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漫画发出呼吁:防治疫情,需要我们每个人从自己做起。人人成为自觉的防控主体,才能打赢疫情防控战。 本报记者 乐梦融

相关链接

上海美协呼吁全上海的美术工作者,用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雕塑、连环画、漫画、儿童美术等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歌颂奋战医护人员、弘扬正能量、宣传普及科普病理常识,用感人至深的画作凝聚起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

上海美协欢迎上海的广大美术工作者踊跃参与、积极创作,并将作品图片发至邮箱:m tzx_shwen鄄lian@163.com。通过专家审定的作品将在《上海美术》杂志、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微信公众号、上海文联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展示和宣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