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蔬菜  家乐福卖天价拟罚款200万元 活禽  交易场所消毒休市至4月30日 口罩  厂家全面复工日产逾140万只 疫情发展至今,何时出现拐点? 你的每一分钟等待 都在为城市安全加码
第3版:要闻 2020-01-31
春运返城客到来,今天上午,上海9处省界检查点工作人员忙个不停

你的每一分钟等待 都在为城市安全加码

11时,沪宁高速花桥收费站,车上人员配合测体温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今天9时30分,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监控屏显示入城车流

春运返程开始,这两天如果你自驾车经江苏、浙江回上海,在跨越省界时,很可能要排长队,高峰时估计要等两三个小时,请耐心等待。

年初三下午,全市防疫查控升级,关口前移,查控人员从分散的市境检查点移到9处省界公安检查站,主线车道封闭,逢车必检。公安民警、医生护士、交通执法队员、交通委和隧道股份城市运营等行业以及各区志愿者,正在夜以继日地忙碌。

你的每一分钟等待,都可能为这座城市的安全加一道砝码。10年前的上海世博会,为了参观某个热门场馆,你也许曾站着排队五六个小时;这一次,坐在车里,不用排那么久,配合通过检查后,终点是我们共同的、更安全的家。

夜以继日

连续9天没回家

上午10时,在全市车流量最大的G2京沪(江苏G2花桥)检查点旁,55岁的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十支队党支部书记蔡德平戴着普通医用口罩,身穿黄色防雨服,正在路口忙碌。他和队员们的主要工作,是在复检口引导。

所有车辆人员在初检口会接受逐一测量与询问,体温超标和来自重点区域的,需靠边停车接受复检登记。蔡德平他们负责指挥这些车辆停妥,再引导人员去复查。从查控关口前移第一天起,路边就搬来了6个集装箱,临时用作简易房,分为复查室、隔离室和更衣室,最近又多加了两个。

蔡德平从1月23日到今天,没回过家。队里的党员今年春节都和他一样,以道口为家。全国省界高速收费站拆除后,花桥检查点旁有一栋江苏交通执法部门的办公楼暂时闲置,是他们每天打盹的地方。楼内无人办公,留下10多张简易床,枕头被子来不及补给,队员们只能和衣而睡。

在省界守护上海大门,每车必查,24小时不停歇,工作量大增。十支队22名队员,6人一班、每班工作8小时,忙得喘不过气,急需增援。28日,执法总队机关多个科室的13名党员紧急支援;昨天,上海道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又来了20人换岗,中心副主任施小忠上午也站在复检口旁值班,“许多党员都主动报名”。

今天上午的省界交通,比昨天通畅不少,蔡德平和施小忠才能稍微抽出几分钟介绍情况。

分工明确

登记细到门牌号

10时30分,复查室里,普陀区中心医院的医生刘斌戴着护目镜和口罩,为复检人员量体温,并做详细登记,并询问“从哪里来、经过哪里、到哪里去”。他介绍,车主都很配合。“来复查的人员中,有不少是虚惊一场,因为在车内长时间开空调,初检时的额温可能略高,下车后吹吹风,很快就降到正常范围,也就无需再做进一步登记了。”

公安、交通和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在检查点的分工非常明确——公安民警查验车内人员身份、根据车流量协调开放车道的数量,医护人员主要负责测温,交通委执法总队做引导。大多数车辆都会被迅速地放行,需要复检和登记的,几个部门也各司其职,在各自的登记表上做详细记录。

交通部门记录车辆和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在上海的详细住址,细到门牌号码;公安部门在登记信息时,会勾选“处理结果”,有四个选项:发热门诊就诊、居家隔离观察、集中隔离观察、现场劝返驶离;卫健委的登记表份数最多,除了体温、区域及个人信息登记,还有告知单、承诺书等文件。

参与查控的第四类工作人员,是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上午的花桥检查点旁,多名身穿“青春普陀”背心的普陀区志愿者站在初检的最前线,他们主要配合医护人员测量体温,是白衣天使的坚强后盾。

众志成城

抢着报名上一线

今天的志愿者队伍里,还有47岁的金德华,他来自隧道股份城市运营一线,本职工作是高速救援牵引。“听说要来一线增援,我们公司有556个人报名,大都是党员,我很幸运,被选为第一批90个代表,主要是在省界初检点做体温测量。”

江桥收费站站长刘东芳也报名了,首批没有入选,有些遗憾。“考虑到查控不分昼夜,第一批90名志愿者都是男同胞,我已做好准备,随时等待召唤。”在这些查控点上,一旦有车辆抛锚或碰擦事故,金德华的同事们会立即出发,及时牵引,疏导交通。

刚刚结束2天2夜增援的交通执法总队法制科科长王旭峰,昨天洗了3天来的第一个澡,今天准时到单位报到,又已做好准备,随时可以出发。他17年前抗击非典期间,曾驻守浦东机场,检查出租车的清洁消毒情况。“现在上道口支援,感觉年轻时的干劲又回来了。能为上海人民守卫大门,我很自豪。”他坦言,“查控工作的技术含量不高,但是来不得半点疏忽,很‘吃人工’,必须特别认真。”

为了尽快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也为了排队车辆等候时间再短些,在全市的9处省界公安检查站旁,许多人正在默默付出,众志成城,携手抗疫。 首席记者 曹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