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武汉前线的状况也牵动着大家的心,昨天,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成员、瑞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陈德昌接受采访,介绍了武汉一线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重症救治效果、疫情防护科普知识。
上海第一批援鄂医疗队1月25日凌晨到达武汉,很快接手了武汉金银潭医院的北2、北3病区,陈德昌负责29张重症患者的病床,其中有16个人上呼吸机。
救治重症患者 重中之重
从大年初一起,多支援鄂医疗队进驻武汉,极大缓解了当地重症病人的救治压力。
陈德昌表示,危重病人和重症患者的救治是援助的重中之重。“过去我们也没有这类病人的治疗经验,但经过十多天的治疗,我们对病人病理生理的变化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治疗流程也做了一些优化,重点是‘早发现’。”武汉金银潭医院主要收治重症病人,如果病人治疗以后症状明显减轻了,比如有创通气变成无创通气、无创通气变成高流量吸氧、高流量吸氧变成鼻导管吸氧,一步一步改善,那么上海援鄂医疗队就把病人转到轻症病房去。截至昨日,有4名患者转出重症病房。”
跑赢病毒复制 阻断进展
临床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症状早期可能比较缓和,并不是很重;然而经过一个星期,人体内某个病理生理机制可能会突然被启动,导致病情急转直下。“所以还是要强调‘早发现’,争取把急转直下的那个病理生理过程在前期阻断掉,使得病人不要进展到重症阶段。”陈德昌表示。
据悉,进展到重症阶段以后,病人主要会出现器官功能障碍。这时医护人员就要跟病毒的复制抢时间——对付病毒没有什么特效药,主要靠人体自身的抵抗力,人产生抗体,通过细胞免疫把病毒清除干净。清除病毒需要一定的时间,约一周后,人体内才会产生特异性的抗体慢慢清除掉病毒。
“进行器官支持的目的,一是要让人体有一个时间窗来产生特异性的抗体,能支持到产生抗体后把病毒清除掉;二是把器官支持住后,让人体有自身修复机会,把重症变成轻症,再慢慢治愈、出院。”陈德昌表示。
有效阻断传播 集中隔离
传染病防治有三个工作重点:一是做好传染源管控;二是阻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好易感人群。原先因医疗资源有限,主张居家隔离。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情况不断改善,新建了很多机构如“方舱医院”可进行集中隔离。“病人隔离就是阻断病毒传播的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措施。”陈德昌强调。
他建议:对于确诊病人,可以一起观察、治疗。但在疑似病例中,可能存在无病毒感染者,因此,要单独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愈后二次感染 概率极小
越来越多患者经治疗而痊愈出院,由于病毒传播还在蔓延,这些治愈的患者有可能再次接触到病毒,他们会二次感染吗?陈德昌介绍,感染病毒痊愈后,体内会产生一些特异性的抗体。只要这个病毒没有变异,那第二次感染这个病毒的机会很少。除非是这个病毒发生变异,体内产生的抗体对它没效了,那才可能二次感染。“如个人免疫功能很差,产生抗体滴度也很低,不足以清除又重新感染上的病毒,这时有可能会二次感染。”陈德昌指出,“但是这种比例应该很小,属于极特殊情况。”
此外,新型冠状病毒与非典病毒是不一样的病原微生物。非典患者体内可能有一定的抗体,但对于新冠病毒无效,仍有感染的风险。“加强个人的防护非常重要。”陈德昌再次呼吁。
本报记者 郜阳 左妍 通讯员 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