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5日 星期日
不嫌烦“察言观色”  对患者“知根知底” 婚姻登记先预约  远程探视老年人 负压救护车全天待命转运确诊者
第4版:要闻 2020-02-06
疫情防控期间七类民政服务业如何应对

婚姻登记先预约 远程探视老年人

本报讯(记者 李一能)市民政局昨天发布《上海民政系统服务行业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涵盖养老服务、儿童福利、殡葬管理、流浪乞讨救助、社区事务受理服务、婚姻登记及彩票站点等七类民政服务行业。

婚姻登记

推行登记预约制

疫情防控期间,本市婚姻登记以预约为主。

各婚姻登记中心推行登记前预审,通过传真、微信、QQ、电子邮箱等群众不到现场的方式,进行婚姻登记材料预审,缩短现场办理时间。

各婚姻登记中心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公众号、张贴公告等方式发出温馨提示,宣传引导群众错开疫情高发期进行婚姻登记,减少人员聚集。

对进入婚姻登记场所的当事人、特殊群体的陪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若有发热等症状的,工作人员做好记录,劝导其延期办理。

除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前往登记的,其他陪同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场所。

养老服务

不提倡家属探视

疫情防控期间,本市养老机构建立24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进出,暂停来访咨询接待业务、不必要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针对家属探视,不提倡家属进入养老机构探视,引导和帮助老年人同家属之间利用视频、电话等方式建立联系;确有因老年人病重、病危、病故等特殊情况需探视到访的,应做好登记核查、体温监测、协助消毒、安全提示等工作,按照指定路线和区域进入养老机构探视;对非直系家属(监护人)和非本市居住的老年人家属,暂不开放探视。

针对春节离院老年人,养老机构应积极与老年人家属协商,待疫情稳定后再返院。确需返院的老年人,在院内开设专区隔离收住,隔离区观察14天无异常后再返回生活区。

社区事务受理

“一网通办”在线办

疫情防控期间,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事项也能“在家办、网上办”。对于近期需要办理个人社区政务服务事项的市民,市民政局提醒尽量网上办、掌上办,减少线下办、集中办。

“一网通办”总门户的地址为:http://zwdt.sh.gov.cn/。

■进入“一网通办”后,点击“个人社区事务服务”页面。(提示:居民使用“一网通办”网站服务,需在“一网通办”网站进行注册并通过实名认证。)

■可以通过“按部门”及“关键字”等条件,查找需要办理的事项。找到需要办理的事项后,点击位于该事项右下角的“立即办理”,即可进入事项申请办理页面。

诸如“办理就医记录册的申领、更换、补发”“居住证新办”等43项事务都可以实现线上全程网办,只要您打开电脑或手机登录“一网通办”就能实现,省时又省力。

确需到受理大厅办事的市民,可通过“上海发布”“上海民政”“上海社区公共服务”等微信公众号进行查询、预约。相关部门会通过电话告知预约的市民所办事项情况,尽可能减少市民跑动次数。

殡葬管理

不举办聚集活动

在疫情防控期间,殡葬服务机构不举办守灵、公开告别、公开祭祀祭奠等人员聚集活动。

儿童福利流浪乞讨救助

实施封闭式管理

对本市社会散居孤儿、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以及因监护人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和疑似对象被隔离观察而监护缺失的儿童等社区特殊儿童,要全面实行每日联系和一人一档、一日一问、一日一报管理,并将其优先纳入社区疫情防控体系。

有关部门尤其要关注重视疫情防控期间出现的因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而陷入困境的儿童,必须迅速帮助其协调落实生活照料人,或送至本辖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提供临时生活照料。

本市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和各级救助机构、托养机构在疫情期间实施封闭式管理。儿童福利服务机构停止所有外来人员探访慰问和志愿者服务;救助机构对受助人员户籍地属于疫情严重地区或家属居住在疫情严重地区的,暂停接领。

彩票站点佩戴口罩购彩票

在福利彩票销售领域,彩民进入福利彩票销售场所,必须确保身体健康,符合人员流动要求,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购彩。居家隔离、疑似人员杜绝进入销售场所。在店内,尽可能减少逗留时间,不聚集、不扎堆,服从销售人员的引导。如销售员不戴口罩上岗销售,公众可以拍照举报,经彩票机构核实确认后关机整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