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市民政局介绍了在当前上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本市民政部门为老年群体和困境儿童群体做好疫情防控的具体措施,尽力保护“一老一小”两个群体免受病毒侵袭。同时,对其在疫情防控期间的特殊困难给予积极帮助,不让一个人在战疫中掉队。
最严格的隔离最温柔的守护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2月9日,在杨浦区社会福利院五分院,一场简单的生日会正在举行。过生日的是李爷爷,这天是他的100岁生日,但受疫情影响,蛋糕变成了寿面,儿孙满堂、全院同庆变成了5位护理员唱歌祝福。不过,这场极简版的百岁生日还是让李爷爷非常高兴:“现在这个时候还能为我过生日,太不容易了。”
照顾李爷爷的护理员陈海燕告诉记者,院里又多了一位百岁寿星,是件大喜事,年前就计划着要好好庆祝一下。谁料疫情的暴发让这一切成为泡影,养老院封院了,家人进不来,老人也出不去,连生日蛋糕都很难买到。
无奈之下,几位护理员只能为老人筹备了一个简化版生日,一碗寿面、5位护理员的生日歌合唱,以及子女的电话祝福,就是这场百岁生日的全部。但李爷爷对此非常理解,老人身体健康能看新闻,知道院外正在发生的一切,他说能有这份心就足够了,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比什么都重要。
养老院严格的管理措施的背后,是对老人无比温柔的服务。同一养老院99岁的王奶奶最近身体不太好,唯有看到子女才会神采奕奕,她的8个子女个个出类拔萃且非常孝顺,让王奶奶深以为傲。为了让老母亲高兴,之前子女探望没有断过一天。
可疫情暴发后,子女无法探望,王奶奶整天闷闷不乐,身体也受到影响。护理员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与家属对接,安排一天两次的视频探望。虽然王奶奶的记忆力已经不大好,也不太能理解为什么孩子们突然都不来了,但当她看到儿孙的笑脸出现在手机上时,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挥手打着招呼,笑得像个孩子。而这样的场景,也正是护理员们最希望看到的。
父母双双感染临时妈妈来了
在日前奉贤区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案例中,金汇镇有一个六口之家,确诊5人患病,唯有一名3岁宝宝未被传染。监护人全部入院治疗,照顾孩子的重责该交给谁?两位年轻妈妈站了出来。
据悉,这户家庭的丈夫去外地出差,回沪后确诊感染病毒,一家人先后入院治疗,只剩下患者的妻子及其年幼的孩子在家。金汇镇齐贤居委会书记郑佳敏与孩子的母亲年龄相仿,关怀母女俩的重担就落在了她的身上,每天送生活用品、买菜,建立了姐妹一样的情谊。
2月3日,孩子的母亲突然感觉身体不适,郑佳敏立即联系社区卫生院送这对母女去奉贤区中心医院。2月4日,孩子的母亲也被列入高危人群,当天下午就要被送往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而其女儿情况正常,按常规要继续居家隔离。
“孩子怎么办?才3岁!”郑佳敏和孩子的母亲产生了同样的担忧。
“宝宝,妈妈要去看医生,妈妈生病了。”
“妈妈不要看医生,不要看医生……”
看到比自己儿子还小1岁的宝宝与妈妈难舍难分,同样是母亲的郑佳敏再也抑制不住眼泪,主动请缨愿意24小时照顾这个孩子。
与此同时,前一天上夜班且在补觉中的护士张俞接到了任务。听说要帮助照顾一名居家隔离的3岁宝宝,张俞迅速起床做好层层防护:“我家里有两个孩子,照顾孩子的事就交给我吧!”
已经有10天没见到自己孩子的张俞,看到比自己女儿还要小的宝宝,顿时心疼不已。看到孩子想妈妈,她先用动画片等转移孩子注意力,再找话题和孩子聊天……孩子渐渐平静下来。
由于情况特殊,区领导与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积极协调,最终儿科医院接收了这名幼儿。2月4日傍晚,孩子被送到儿科医院。郑佳敏仍没闲着,时刻与医院的医护人员保持联系,关心孩子的情况,并不时安慰孩子的母亲,让她安心配合治疗。
如今,孩子的父亲已经康复出院,将孩子接回了家,两位临时妈妈得知消息,终于松了一口气。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