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疫情中,兜牢救助帮扶托底网 外卖智能取餐柜亮相写字楼 微信群内居民疑问“秒响应” 极简版百岁生日 暖心 两人组临时妈妈 有爱
第5版:要闻 2020-02-13

疫情中,兜牢救助帮扶托底网

宋宁华

同一片天空下,难免有阳光稀薄的地方;疫情的危难关头,一些特殊群体更渴望和煦的阳光照进来。

在浦东新区祝桥镇新东村,特困独居的金老伯80多岁,虽然生活可以自理,但有一些慢性疾病需长期吃药。“年纪大了,实在行动不便,想买点应急的东西也去不了。”

同在祝桥,43岁的低保人员祝先生,父母双亡,独居。2月1日,他乘坐高铁从浙江返沪,目前正处于居家隔离观察期,也受家中防疫用品急缺等问题困扰。

民生是最大的福祉,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基本原则就是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刻,对金老伯、祝先生这样的困难群体,更需加大精准帮扶力度,守好民生兜底的防线。

近日,浦东新区民政局启动2020年抗击疫情特定帮扶项目,为重点救助对象居家隔离人员、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和散居特困人员,提供基本食品和个人防护用品等,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受疫情影响。此项目将惠及约400人次,并根据疫情适时调整。

除了生活帮扶,还亟须开通救助的“绿色通道”。社区干部走街串巷时,不妨多问几个“怎么样”;邻里守望相助,对年长者、独居者几日不见,不妨关心地“敲敲门”;平日里结对的楼组长等,上门不便也可电话微信“报平安”。通过早发现、早介入、早救助,加大救助力度,确保“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特殊时期,对于特殊人群,需要特别给予精神慰藉。和普通人相比,困难群体获取信息的能力、渠道有限,更容易陷入对疾病的恐慌中。只有及时为他们指点迷津、打开心结,才能让他们不因疫情而陷入困境,为他们撑起一把暖心的“防护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