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型关路的慧芝湖花园小区外,物业工作人员正在为快递消毒本报记者周馨摄
非常时期,居民们为了减少外出,有不少人选择网购生鲜时蔬,或订快餐外卖。而上海市1.3万个居民住宅小区陆续进行“封闭式管理”,严控小区出入口数量、劝阻快递员等外来人员进入小区等。收发快递遭遇“最后一米”难题。
为了保护居民的安全,又能保障大家的生活便利,不少小区动足了脑筋……
难题 网购物品进不了小区
因上海不少智能快递柜设在小区内,非常时期,快递员不能进入小区,使得许多快递和外卖被阻挡在小区外。在有的小区门口,数百件快递和外卖堆在门外空地上,甚至阻挡了居民出入小区的道路。居民许阿姨抱怨:“我网购一份生煎外卖,被放在小区外的地面,领回家已经冰冰凉。”
还有居民担心,看着邻居们聚在一起翻找快递,会不会有感染风险?就以浦东新区联洋年华小区来说,2月15日那天,小区收到863件快递、外卖,最终被居民领走791件,还有72件快递滞留在门岗处。每次居民来领快递,都要在近百件的快递包裹堆里寻找,费时费力还不安全。复瑞物业总经理罗凌雄介绍道,不少居民不去领取,是因为口罩等防护品稀缺,下楼一次就消耗一只口罩。这使得小区门口快递越堆越高、隔夜快递越来越多。
解决 物业巧办法为居民解烦恼
面对尴尬的快递“最后一米”,不少小区想出了巧办法。昨日,记者在平型关路1083弄的慧芝湖花园小区门口看到,这里设了三顶帐篷,里面的货架供快递员摆放包裹,帐篷外的桌子用于放热腾腾的外卖。几名物业工作人员负责看管这些快递和外卖。
“随着返沪人员增多,网购生鲜时蔬、快餐外卖越来越多。我们和快递员一起整理快递和外卖,不让一件快递落地。”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黄友昌介绍,物业向居委会借来八张桌子,撑起帐篷,对快递和外卖进行分类分区放置:包裹区、生鲜时蔬区、外卖区,并给5家快递件多的公司划定专区,方便业主查找快递件。小区有2315户居民,每天会收到近1000件快递和外卖。工作量可想而知。但是非常时期,黄友昌们与快递小哥一起,不声不响扛了下来。
在宝山区柏丽华庭小区,因为快递包裹多,物业将一个保安岗亭改造为快递存放点,为业主提供非接触式快递存放服务。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徐伟介绍,为了避免食品类外卖受到污染,小区还将一间居民活动室设置为食品存放点。
非接触式取快递解决了大部分居民的难题。而面对小区里的困难群体,如居家隔离的住户,或家有老人、孕妇和小孩不方便取件的,物业就安排专人送件上门。而这些,也是“非接触式”服务。黄友昌介绍,工作人员会对快递包裹消毒、将快递放在门口,尽量不和居民碰面接触。“这都成了我们的习惯了!”他笑着说。
本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