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不扔 松鹤图(中国画) 醉里谈诗(二十三) 渴望理解 家门口的花店 哈瓦那街头老爷车
第11版:夜光杯 2020-02-22

家门口的花店

周小晓

春天,绣球娇艳;夏天,茉莉洁白;秋天,月季芬芳;冬天,红梅傲立。那是我记忆中家门口的花店。

“你好呀,吃饭了没?”灿烂的笑容牵动了店主李奶奶脸上岁月的烙印,“今天想买什么花?”母亲是花店的常客,和李奶奶关系不错,买花时能聊上两句。“嗯,没想好。”母亲思考了一会儿回答,“有什么新到的花吗?你帮我配一束吧。”

店面很小,各式各样的花在其中竞相盛开,从冷色到暖色,从温暖和煦的阳光柠檬黄,到海鸥掠过擦起的珊瑚蓝绿,从浓烈勾人的强烈香气,再到如同邻家女孩般清丽的淡香,着实令人眼花缭乱,这个破旧的店面,被花束装点,变得富丽堂皇。

李奶奶笑了笑,那样和蔼亲切,转身钻进了这个“花花世界”里,忙活起来,挑选花束,游刃有余地搭配着,仿佛是在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母亲也没有闲着,像是主人回到家般四处看看鲜花。

“好啦,看看怎么样?”有些驼背的李奶奶抱着一大捧花束,“都是你平常爱买的花。”

小时候的我,觉得这是个魔法屋,没有什么,比家门口的花店更奇妙。

再长大一些,母亲便常常叫我去跑腿。

“李奶奶,我要一束绣球,淡蓝的!”稚嫩的声音响起,把手里的几张纸币递给这位和蔼的老人。“好好,你等一下。”她摸了摸我的头,还是熟悉的那个笑容。

“回家路上当心点哦。”说罢,把配好的花递到我怀中。普普通通的绣球,被白色的纸张包裹着,不是看上去有些落后幼稚的包装,而是通体素色,蔓延着金黄的脉络,不仔细瞧还看不出,却在阳光下折射出低调的光。天空蓝的一片中还点缀着几只紫色的满天星,一切都是刚刚好的样子。

“再见!”老人沙哑的声音和孩童天真的声音重合,我转身向李奶奶挥挥手,她对着我淡淡微笑。

后来,我们搬家了,从城西到城东,家门后也有一家花店。我兴致勃勃地前往,要买一束花摆在客厅来庆贺迁居之喜。店面比李奶奶的花店大,品种也更多。

店主是个中年女人,在结账台打着电话,聊着下一季要进的一批花,和花商谈着价格。她的声音很是大声,让我觉得有些破坏了这间店雅致的气氛。也许是新店开张,花店在美得让人惊叹的同时有些杂乱,仔细瞧,地面上还躺着修剪过的茎秆,竟直接随意丢弃在架子底下,也有落叶就径直掉在瓷砖地面中央。说实话,我不喜欢这家花店,随意挑了些,便走向收银台。她依旧和花农在讨价还价,一旁的古装电视剧仍然播放着,一心三用为我结了账。

回到家,插上了新花,和新家温暖的基调相得益彰,但总感觉缺了些什么,却道不明。

一晃几年过去了,竟没有回过原先的家,有一日突发奇想,想回家看看那里的变化。原本繁华的街道显得有些荒凉,店门被大块砖头砌成的墙堵死了,招牌的霓虹灯不亮了,在半空中积满了灰,仿佛多年未开张。我慌了,快步向那家熟悉的店铺走去。我想是我来迟了,花店早已不见。说不清的感情涌上心头,满屋的花去哪儿了,李奶奶去哪儿了?那个魔法屋,那康乃馨、百合、菖蒲是不是也随时间去了?

失魂落魄地回家,沿途路过几间花店,我极力张大眼睛,却没有看到那个伛偻老人的身影……

也许在世上走着,注定会有得失离散,我们不能控制的得失离散,李奶奶和花店就陪伴了我童年的一段时光,在我继续向未来奔走之时,悄悄离开。

丰子恺说过,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沉溺于过往之中,人是不是不会再成长?得失离散每时每刻在发生,每一秒皆为过往,我们不能奢求遇到的所有志趣相投的人永远在身边。

所幸,回忆是永恒的,拥有一份美好的回忆,足够了。记忆中家门口的花店,依旧花香满屋,李奶奶依旧笑容可掬……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