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病房里,常能看到一位医务人员,在认真帮助病人活动,鼓励和协助患者慢慢坐起、站立。她,就是瑞金康复医院的护士长陈俊彦。
陈俊彦是跟随上海第二批医疗队驰援武汉的。在金银潭医院工作一周后,她发现,病区里很多病人因为恐惧害怕,躺在病床上完全不敢动。这可怎么办?躺久了,不但不利于对肺功能的恢复,身体肌肉也会大量流失。于是,她开始主动用自己的康复知识和经验,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甚至还指导好转的病人在病房走廊上做太极,有好几位出院的病人都曾经跟着她做过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对这些病人很有用,保持直立位或坐位,有利于防止气道闭塞而预防肺不张,有助于膈肌活动,增加有效肺容量;适当的体位,有助于优化动脉血的氧合和通气血流比,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也能增强患者信心,尽早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上海医学会医学物理与康复学主任委员、瑞金医院康复科主任谢青解释,“尤其对于使用过呼吸机的重症患者,他们一般病情较重,病程较长,卧床的时间也长,因此除了肺炎本身造成的心肺功能受损外,全身的各个系统功能可能都会下降,尽早对他们进行呼吸和全身的专业康复训练,以及运动系统的康复训练,都会更快帮助他们恢复。”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病人痊愈,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人治愈率越来越高,谢青指出,“是时候考虑将康复疗法加入诊疗方案了。在疫情暴发初期,必须以救治疾病为主,随着疫情的好转,疾病治愈人数的增多,建议应该更加重视病人功能的恢复,在诊疗方案中增加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功能评估标准以及早期康复内容。”
当然,不同严重程度的新冠肺炎病人康复训练方式有所不同,例如对于重症的患者,建议进行简单的运动,比如卧位或者半卧位时的深呼吸,以促进肺的扩张、促进排痰;中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卧位和坐位时的直腿抬高、站立位的缓慢伸展运动,以及协助呼吸肌群的抗阻训练;而轻症患者,比如方舱内的病人或者居家隔离的病人,跳舞、跳操都是非常有用的康复训练,活动时间控制在每天每次0.5-1小时。
同时,谢青提醒,在隔离病房内现场指导的康复治疗师,因为需要与患者直接接触,需要二级以上防护;但是如果需要帮助病人进行呼吸康复训练时,因为可能会产生痰液或气溶胶时,建议采取三级防护。 本报记者 左妍
通讯员 朱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