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旅客护照分贴黄绿标管理 孩子,让爸妈最后看你一眼…… 全程微信“伴飞”护送你回家
第3版:要闻 2020-03-15

孩子,让爸妈最后看你一眼……

来沪奔丧的猝死湖北女孩家人讲述亲身经历

时代的一粒尘,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对2月29日被发现在沪出租屋内猝死的25岁湖北女孩晓君(化名)一家来说,这是最真实的写照。疫情阻挡了晓君春节返回湖北老家的路,而她也真的再也不能回家了。

晓君猝死后,她的父母心如刀绞,希望见女儿最后一面;然而,疫情防控期间,湖北人员来沪,困难重重。最终在浦东新区各方“爱心接力”下,家人日前终于见到了晓君的最后一面。昨天,记者联系到正在隔离的晓君家人,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

得知噩耗“却出不来”

在周围人眼里,晓君可谓“别人家”的孩子:出生在湖北农村家庭、长发飘飘的她,长相清秀,凭优秀成绩考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打拼,成为一家公司的白领。

“如果没有疫情,晓君本来打算春节回老家过年;如果没有疫情,她不会一个人在上海呆那么久;如果……”晓君父亲血压高、母亲心脏不好,这几天,父亲的烟抽得少了,话也更少了,说到晓君,几度哽咽。晓君的姐夫开车1000多公里陪同晓君父母来沪,一家人凌晨4时从湖北天门出发,一路几乎没有休息,当天下午5时多赶到上海。“从3月1日得知噩耗后,父母几乎崩溃,想着再见女儿一面,但正是疫情严重的时候,那边出不来,这里进不来,一家人一筹莫展。”晓君姐夫告诉记者。

网上求助“爱心接力”

发现晓君的异样是在2月29日。家人发现,原本每天都和家里视频的晓君到晚上也没打电话,以为她睡下了。第二天早上再打电话,还是没人接,这才有些着急,连忙联系家住宝山的堂哥。

堂哥告诉记者:“我当天下午赶到妹妹家,因为她放了把钥匙在我这里。我直接开大门进去,发现里面她房间的门关着,没有人应答。我以为她睡着了,就先把带来的菜放到冰箱里,再敲门进去。没想到,看到妹妹躺在地上,我以为她发烧昏倒了,一摸额头居然是冰凉的。”堂哥赶紧拨打110报警,警察赶到现场后,确认晓君已经死亡。

“民警提醒我,先不要打给父母,怕他们一下子接受不了。”堂哥告诉记者,但坏消息最终还是要告诉父母。父母听说后撕心裂肺,恨不得马上飞来上海。因为疫情,家人打听下来,办不了湖北的出城证、来沪通行证,无法为晓君办理后事!3月9日19时58分,走投无路的堂哥在微博上发出求助帖:“到底该咋弄,一张通行证?又找谁对接落地住宿隔离的事情?”

很快成立了“护送群”

求助帖发出后,晓君表哥并不抱太大希望。但没想到,第二天下午,一通陌生的电话找到了他,对方表示是浦东新区防控办的工作人员,了解他的具体要求后,表示会想方设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晓君父母的心愿。

原来,3月9日晚上,浦东新区防控办新闻宣传组监测到舆情后,立即提交防控办例会处置,一个名为“护送群”的微信群火速成立。

在这个护送群里,浦东新区各部门迅速开展行动:新区新闻办与晓君堂哥及湖北家属取得联系,告知相关工作情况,提醒家属来沪路上注意个人防护、安全驾驶;新区公安分局确定将S32申嘉湖高速沪浙安检站作为进沪交接道口,并安排警力一路陪同;综合协调组向市联防联控办口岸交通组去函,请求道口支持予以放行;新区卫健委协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家属和工作人员准备防护服等防疫物资,落实集中隔离转运接收工作;新区民政局则指导浦东殡仪馆做好接待准备,落实事后消毒防疫措施;金桥镇则迅速成立了由镇防控办应急组、派出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委等部门组成的紧急任务执行组,做好道口人员接送引导、集中隔离点护送交接等工作准备。

“我们还没到路口,已经有人打电话关心我们,发给我们定位,提醒我们不要开错路口。”晓君姐夫表示,等到了路口时,发现已经有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在路口等待了。

隔离后“带孩子回家”

在金桥派出所警车引导下,晓君家属一行人赶往浦东殡仪馆。在进入殡仪馆前,有关负责人帮他们在车上换好防护服。殡仪馆提早准备,安排了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

晚上7时多,在告别厅里,看到女儿冰冷的身体,晓君父母哭出声来。周围人也揪心不已,有的人默默垂泪,劝家属节哀顺变,保重身体。

晓君父母渐渐控制住情绪,在近半个小时和女儿的最后告别后,被行动组护送前往集中隔离点。

“隔离点为我们安排了每人一间的单间。考虑到岳父血压高,我提出可否和岳父住一间房。工作人员表示理解,为我们重新安排了房间,岳母就住在对面房间。”晓君姐夫说。

“这是我们第一次来上海,也许也是最后一次来了。在我们最绝望的时候,那么多热心的陌生人为我们伸出援手;虽然女儿走了,想到你们,才让我们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晓君父母说,“隔离结束后,我们唯一的心愿就是——带孩子回家。” 本报记者 宋宁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