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借钱留学的“小女子”澳洲圆梦建百米高楼
第19版:新民海外 2020-04-13

借钱留学的“小女子”澳洲圆梦建百米高楼

祁岳募集的抗疫物资正准备发往中国

2016年,祁岳获新南威尔士州多元文化经济贡献奖

祁岳在一次活动中向嘉宾介绍自己的家乡北京

人物名片

祁岳

笸澳大利亚B1集团董事长

旅居海外30多年,澳大利亚B1集团董事长祁岳从来没有到过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暴发后,她很心痛。得知当地医院需要医疗、防护物资时,她发动公司所有员工,四处筹措。但是公司是专业做房地产,对医疗行业是外行。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在两个星期内采购到了第一批近1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防护物资,全部符合中国防疫标准。

这是祁岳多年来热心于社会公益的又一个例子。她说,能够为祖籍国提供帮助,捐赠物资,战胜疫情,是我们海外华人最大的心愿。疫情结束后,我一定要去武汉看看,品尝地道的热干面,感受热情的民风。她说,相信这个浴火重生的城市将更加美丽。

从北京到澳大利亚留学,再到如今相继在悉尼的主要社区开发了5个地产项目的地产商,祁岳走过一条坎坷、艰辛的道路。2013年,她开发的B1 Tower在悉尼帕拉玛打(Pa r rama t鄄t a)落成。这是当地最高楼,也是她从北京来到澳大利亚25年完成的第一个地产项目。她给大楼取名B1,寓意“必为第一”。

文/申蓝

1

借钱留学,一次打工赚到第一桶金

祁岳说:“这些年,我始终告诉自己:你是一个中国人,不论你在这个国家呆了多久,你的黑头发黄皮肤是改变不了的。在海外,白人付出一倍努力能上一个台阶,我们可能要付出几倍甚至更多。但是,我坚信,只要努力,就会创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上世纪60年代,祁岳生长在北京的一个部队大院里。18岁时,她到南京读大学,学酒店管理。这个专业在中国改革开放前期的那个年代,是十分时髦的。

伴随着中国酒店业的迅速兴起,酒店行业的管理人员需求也在不断变大。

祁岳学习的教材都是瑞士进口的。临近毕业,身边的同学陆续决定出国。祁岳也想出去看看。“想法很简单:第一,趁年轻多去看看外边的世界;第二,好好学习英文。”

刚巧,祁岳有一个家里做生意的同学打算去澳大利亚,临走之前,随口问了一句:你想出国吗?祁岳心有所动,但面对高昂的学费,她还是犹豫了。她对同学说:“我没钱。”没想到同学说:“我可以借给你呀!”

1989年1月初,靠着家人的支持和借来的钱,怀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祁岳来到布里斯班,从此翻开人生新的一页。

但是,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歌里唱的那么精彩。交完了学费,剩下不到100澳元。祁岳和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租住在布里斯班的一处旧房子里。为了省钱,只能睡在走廊过道用木板搭起的“床”上,晚上不小心一翻身就会摔到地上。对于24岁养尊处优惯了的她来说,生活一下子变得一片黑暗,“很孤独,也很无助”。

4个月后,学校开始放假。祁岳在报纸上看到一家高级中国餐馆的招工广告,地点在距离布里斯班1000多公里的旅游胜地汉密尔顿岛。于是,她独自一人,装了几件衣服,拎着行李箱,坐了十几个小时的汽车,再转渡轮,几经周折,到了那家餐馆。

打工的辛苦自不待言,一想到还欠着借来的出国费用,祁岳便咬牙坚持下来。本想着5周的假期一过,赚满3000澳元就返校读书。结果,机缘巧合,她留在那里,工作了1年。再回布里斯班,口袋里多了4万澳元。在同期出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这算得上是有钱人了。

2

二十六岁就拥有了自己的餐厅

回到布里斯班,祁岳有了资金,有了工作经验,英文也提高了很多。英文好了之后,整个人自然就变得愈发自信了。她成功应聘了一家十分有名的华人餐馆的餐厅经理。老板不在店里的时候,她还要负责餐馆的运营。之前在餐馆打工的经历派上了用场,工作做得很用心,再加上餐馆老板生意重心转移,想转手生意,于是她用尽所有积蓄,成为这家餐厅的合伙人。

26岁的祁岳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未来。她说:“睡在木板上时,我最希望的是拥有一张舒舒服服的床。在岛上的日子,让我明白,我需要一个好房子,一个家。我告诉自己,通过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她做到了。1990年,从汉密尔顿岛回到布里斯班的第二年,祁岳买下了在澳大利亚的第一套房子。后来又买了车。随着家人来澳团聚,生活变得平静而稳定。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经济进入快车道,创造了很多发展机会。祁岳的一些国内的伙伴希望她回去,一起做点什么。于是,回国发展的念头慢慢浮出水面。

来到澳大利亚7年后,祁岳第一次回到北京。“那时的中国是一片巨大的机遇之地。改革开放让每个中国人都充满活力和梦想,连走路都急匆匆的,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她说。

中国的改革开放让祁岳看到了商机。她说服澳大利亚的合作伙伴,带动他们进军北京,成立合资公司,投资领域扩大到酿酒、保健品生产、贸易等。生意顺风顺水,但因为孩子们的相继出生,她还是决定回到澳大利亚,并选择在悉尼定居。

3

百米高楼落成,州长亲临现场剪彩

在经商方面,祁岳有着独到的眼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加大,她把投资重点放在矿产方面。她还看到,澳大利亚经济搭上中国发展的顺风车,保持了20多年的增长,民众手里的钱越来越多,对住宅的需求量在增加,于是祁岳的商业版图增加了房地产开发。

和大多数女性一样,祁岳对房子始终有着独特的情感。带着孩子们在悉尼定居以后,看房、买房,成了她闲暇的乐趣。

后来,为了处理国内事务,祁岳又回中国住了一段时间,接触到中国的一批建筑公司。也就是打这开始,她真正对房产开发产生了兴趣。当她再次返回澳大利亚的时候,就不只是看房子,而是看地块了。

2007年,祁岳在住处附近的帕拉玛打买下一片旧商铺。没想到,接下来就碰到金融风暴,不得不搁置开发。幸好,商铺还有租金收入,平均的年租金收入也算丰厚。直到2010年,大厦才开始奠基。

万事开头难。银行贷款、建筑设计、房产销售等等,祁岳不断地学习,向懂行的人请教。她殚精竭虑,憔悴不堪,但也很快成长起来。两年后,B1 Tower,这座高107米的帕拉玛打最高楼落成。

当地政商界人士、侨领等前来为B1 Tower剪彩。新南威尔士州州长奥法雷尔说,祁岳的成就和贡献,是众多移民在这个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一个缩影。他们来到这个国家,抓住了机会。他们工作努力,同时回报社会。此项建设项目的完成又一次证明了移民的贡献。

祁岳在典礼上说,B1 Tower的建成是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最好证明。“我们来自中国,在澳大利亚做生意,但我们和本地人在当地做事一样,大家都鼎力支持我,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这栋楼的建成也是一种女性能力的证明。”

梦想建设大高楼的“小女人”终于圆梦。祁岳的地产之路,开始进入全新的篇章。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澳自贸协定签订以来,两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为她的事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她看到澳大利亚极具优势的教育、养老等行业,正是中国所需要的,于是又把商业触角延伸到这些领域。

作为商人,祁岳果敢干练,精力旺盛,敢于面对困境和挑战;作为母亲,她慈爱体贴,富有耐心。她的3个子女都在澳大利亚出生长大,但她从未放松对孩子们中文学习的要求。

祁岳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也是有责任感的实业家,除了实现了“小女人盖高楼”的梦想,还积极投入到慈善机构和社团组织中去,无私地服务社会。她说,感恩于帮助过自己的人,希望也能帮助别人。慈善不分你我,也不分国界。

祁岳说:“中国是我的祖籍国,澳大利亚是我的住在国,我对这两个国家都有着深深的感情。中国生养了我,那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澳大利亚培养了我,那是我事业和家庭的存续之地。我希望以更大的成绩回报它们,也希望它们携起手来,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