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罗马一家婴幼儿用品商店重新开门营业
◆意大利卡塔尼亚一名店员戴着口罩和手套在工作
捷克花农戴着口罩采摘郁金香,受疫情影响,现在只能通过网络销售花束 新华社 发
罗马市中心的一家童装店。店主从头到脚严严实实地裹着防护服,用蒸汽消毒设备对着店里的童装一阵猛喷消毒……看到这样的场景,大概那些想给孩子买衣服的家长都会被劝退吧。然而对于意大利来说,这样的场景,代表着一线希望,尽管这样的希望里,带着小心和谨慎。
部分复工带来希望
意大利是欧洲疫情的“暴风眼”,从3月10日起进入全国“封城”状态,从3月12日起关闭全国除食品店和药店以外的所有商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疫情终于有放缓的趋势,意大利也开始考虑逐渐恢复正常生活。4月14日,书店、文具店、婴儿用品店、干洗店、宠物用品店等非生活必需品商店获准重新开业。
部分“解封”也不是强制进行,意大利20个大区可以自行决定。比如拉齐奥大区就将部分解封日推迟到4月20日,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伦巴第和皮埃蒙特大区推迟到5月3日,威尼斯所在的威尼托大区则允许商店每周开门2天。
部分“解封”的核心就是:让生活缓慢地恢复,让不同类别的业务逐步重启。但这在很多人看来依然是个疯狂的操作,现在疫情只是有点放缓,意大利就要表演“好了伤疤忘了疼”吗?
但意大利人表示,“解封”能为困在小公寓里的人们带来希望,让他们感受到,正常的生活终有一天会回来。而且,之前的封锁意味着许多人5个星期没有工作,意大利南部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涉足黑市经营,市民在担心被病毒感染的同时还得担心这些玩黑市的人,政府不得不派出军队到街上巡逻,防止黑市经营造成暴乱。
复工消息让很多人大大松了一口气,尤其是像病例较少的托斯卡纳大区,一听到政府下令解封,立马争先恐后地打扫店铺赶紧开门。但这样的“半解封”传达的信息也让一些人过于乐观,前几天意大利旅游部长就信誓旦旦地宣称:“今年夏天,我们要去海滩度假!”
拟按年龄分批出门
许多人吐槽意大利的解封决定似乎有点轻率。毕竟意大利的人口老龄化可是欧洲第一,一旦重新开放公共场所,老年人群体会暴露在危险之下,被感染的老年人与年轻人接触之后,又将进入疫情二次暴发的恶性循环。
因此有消息称,政府可能按年龄划分,分批允许民众出门,首先是青年,该年龄层感染风险相对较小,之后是其他年龄层人群,最后被允许出门的是老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
意大利人迫切希望早日渡过危机,渴望去街角喝一杯咖啡,去剧院听一场歌剧,去河边看一看书,去博物馆欣赏油画和雕塑,能够一点点从疫情中挣扎而出。
欧洲多国陆续松绑
一些欧洲国家近日陆续宣布放松管控措施,不少国家采取分步走的“解封”方式。
奥地利政府允许数千家商铺14日起恢复营业,但购物中心、大型商店和理发店要到5月1日才能重新营业。
捷克政府14日批准一项“三步走”计划:小型商店4月20日起恢复营业;大型店铺5月11日起恢复营业;餐厅、购物中心则要等到6月8日。
瑞士政府16日宣布计划分三步走:4月27日理发店、花店、医院、诊所的非急诊科室等提供个人服务的场所可以复工;5月11日起全国所有商场恢复营业,小学、初中复课;6月8日起高中和大学复课,博物馆、图书馆、酒吧、餐厅等场所可以对外开放。
挪威宣布20日幼儿园复课,一周后小学一至四年级复课,理发店、美妆店也会在4月内恢复营业。
从20日起,波兰政府将允许民众进入公园和森林,对进入商店人数限制也将有所放宽。开始“解封”的国家还包括保加利亚、丹麦、德国、斯洛文尼亚等。
同时,另外一些欧洲国家正在延长管控期限或加强管控措施。英国16日宣布,当前让公众保持“社交距离”的限制措施将延长至少3周。匈牙利政府16日宣布,继续延长限制人员外出、互相接触的举措。
德国总理默克尔15日宣布从下周起重开部分商铺,5月4日起允许中小学复课、理发店开业。德国是欧洲最大经济体。默克尔警告说,经济生活重新启动要慢慢来,否则哪怕德国医疗卫生体系比较发达,也可能迅速“超载”崩溃。
一些发展中国家医疗条件较差,面临的两难困境更为明显:解封太快,医疗体系难以承受;解封太慢,百姓生计难以为继。此外,其中一些国家因缺乏检测病毒能力,难以准确评估疫情现状。
世界银行中东和北非首席经济学家拉巴赫·阿尔扎基则担心,在没有摸透相关数据的情况下贸然做出“解封”决定,可能弊大于利。
麦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