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7日 星期一
游走中日间,他是艺术收藏者经贸架桥者……
第19版:新民海外 2020-04-27

游走中日间,他是艺术收藏者经贸架桥者……

徐迪旻将上海世博会吉祥物送给日本佐贺县知事古川康(左)和日本出版协会会长石原萌记(中)

徐迪旻(右二)与日本友人一起包饺子

今年54岁的徐迪旻看起来依旧朝气十足。这个26岁留学日本的上海松江人,出国前是上海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干部,兼任青年心理学讲师。

教师出身的他,到了日本首先还是攻读教育学;在民间,他给日本人讲中国历史故事,这仍是出于教师的本分——传道。抱着传播文化、当中日两国友好使者的初心,他深入了解日本民间文化,收集传承散落的中国艺术品,在上海世博会、中国进博会等几次重大事件中拉近中日文化交流和经贸关系……

快30年过去了,他初心不变。“我体会到,要在国际上把中国故事讲好,就要用当地老百姓听得懂的语言讲,才能让友好的种子播撒到人们的心坎里去。”

文/张家愉

1 打工 看到日本人民的真善美

1992年,日本天皇首次访华,掀开中日关系新的一页。就在这一年,徐迪旻申请自费留学,考取了日本国立东京学艺大学教育学专业。头几年,他每周末要打两份工以支撑学习生活。

29岁那年,徐迪旻利用周末去一家菜场打工。一次,一位八旬日本老太太来买卷心菜,说只要一半,钱照付。徐迪旻转身到仓库里拿了一棵给她,并当面把外头的黄叶子掰掉。他告诉老太太:“这是店里要处理掉的陈菜,送给您。”老太太愉快地收下后,坚持要付钱,徐迪旻不收。老太太出门就默默地把钱投进旁边超市门口的募捐箱里。这个小举动让徐迪旻见识了日本老百姓的纯朴善良。

在以后的聊天中,他得知老太太是一位退休的大学老师。每次徐迪旻上班,老太太都会带去一大叠剪报,上面都是与中日有关的故事和成语典故等。每次她还悄悄送两三个自己做的饭团给徐迪旻。

后来,老太太连续两年每月转5万日元(约合3000元人民币)到徐迪旻账号上,以资助他读研。她说,这是对中国人民的忏悔和对中国年轻人的期望。“战争害了中国也害了日本。但日本人民是善良的,我们希望中日不要再战。”徐迪旻深受感动,立志在日本读完最高学历。后来,他在日本私立大学第一名门——庆応义塾大学读完博士,又全力投入中日文化交流事业。“在我心里,友好的种子是老太太种下的。”

徐迪旻在东京银座一家高档日本料理店做过洗碗工。在这家百年老店,所用碗碟也传承了百年。徐迪旻负责将碗高温清洗后交给旁边的老奶奶归置。

打工不到两星期,有一天,店长提醒徐迪旻,老奶奶对他有意见,但不好意思直说。一问,原来,是对徐迪旻叫她“奶奶”有意见。“她七十几岁了。我是出于礼貌,但在日本这么叫就不妥。店里人都叫她姐姐。”于是徐迪旻也改口叫她“姐姐”。徐迪旻意识到,和日本人相处,用语要合乎当地习俗。

这位“姐姐”还提出,洗过的碗,只要轻推到她面前,不要帮她做后面的事。这也让徐迪旻有点蒙。他想起来,每次他帮忙把这些碗摆放整齐,“老姐姐”都要挨个翻面看过,重新摆放。店长告诉徐迪旻:“高档餐厅的高级之美在于看不到的地方。这些碗的正面看似一样,其实底面有年代印,她要看印章,不能放反了。”

徐迪旻顿悟,真善美不是拿来秀的,自己内心要先做到。

2 收藏 让中国名家字画回流

因为祖辈是做裱画的,徐迪旻从小就对艺术品鉴赏有所了解。在东京银座的餐厅里,他一边洗碗一边欣赏图案、造型各异的精美古瓷器,还抽空到图书馆翻书比对。店里有很多中国产的古瓷器,徐迪旻拍照发回中国请专家鉴定,专家说这些都是真品,并鼓励徐迪旻“收点东西”。

有一天,徐迪旻被一位日本老朋友紧急叫到医院。这位老友已是癌症晚期,他告诉徐迪旻,他年轻时买过一位中国名家的两幅画,现在要送给徐迪旻。徐迪旻一看,是吴昌硕的真迹!这礼太贵重了,徐迪旻不肯收。老友说:“我夫人也同意了。我们的子女对中国文化不太了解,我这一走,画要是被他们舍弃就太可惜了,你应该把中国文化带回去。”老友再三请求,徐迪旻才收下这份珍贵的馈赠。

闲暇时,徐迪旻经常去东京的博物馆、美术馆参观。他看到在日本散落着中国现当代画家的大量画作。“我要让它们回流。”徐迪旻暗下决心。

现在,徐迪旻收藏的很多中国名家字画以及几千件体现中日古老文化交流的瓷器基本上都已回归中国,并在他创办的上海云间美术馆展出。美术馆成立于2010年,坐落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29楼。“云间”不只暗示馆址地理上的高度,也是徐迪旻故乡松江的别名。对他来说,办馆既是继承家业,也是愿意奉献一生的事业。

在这里,还可以看到跟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日本艺术品,例如世界玻璃艺术大师江副行昭博士试图效仿中国建盏的曜变金璃瓷。

3 传道 给日本人讲好中国故事

由于学生工作经验丰富,到学艺大学后不久,徐迪旻就当选该校中国留学生协会会长,1998年又当选全日本留学生协会副会长,人脉迅速拓展。

他接连拿到日本两笔高额奖学金,足以支付学费,就不再打工了。腾出了时间,他就在庆応大学面向日本师生开设免费中文课,每月至少两次。

日本人特别喜爱中国的《三国志》,徐迪旻就从《三国志》讲起。“诸葛亮,为什么字孔明呢?‘孔’是洞的意思,有了‘孔’光线才通过,才‘亮’。‘明’就是大洞。”空海、鉴真、孙中山、周恩来、鲁迅与藤野先生等人的故事,他也都讲得有血有肉,课上总是座无虚席。日本朋友称徐迪旻为“拆字大王”——听听他是怎么给日本人讲汉字的:“茶”,人在草木中,中日人民都爱自然,也喜禅、爱饮茶;“親”(亲的繁体字),告诉你怎么做父母,要站在树木上,远眺子女的成长。徐迪旻还趣解自己名字中的“旻”字:因为父母希望自己长大后去学习日本文化,结果自己真的留学日本了。

在大学课堂上讲,工作后在办公室也讲,有时还在公园给日本学生讲中日园艺,讲中日花卉盆景,讲中日水墨画中的人文山水和花鸟故事……

1995年起,徐迪旻每月还会邀请同学及其家人一起包饺子。这一传统延续至今。

4 架桥 让日本品牌走进进博会

身兼日本《爱华》杂志社社长、《新民晚报》日本版合作伙伴等数职的徐迪旻,除了利用手中的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更担当起中日经贸的桥梁。

日本知名化妆品企业资生堂原来只在北京设厂。2000年,经徐迪旻的牵线搭桥,资生堂最终把总部设在了上海。

2007年末,徐迪旻被任命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海外推进驻日首席代表。当时日本经济萧条,日本企业赞助意愿不高。徐迪旻受世博会组委会委托,再次和资生堂商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资生堂,让中国更美丽”,一句话说动该企业成为上海世博会唯一的日本大企业赞助商。

此后,徐迪旻又和日本最大的银行瑞穗银行以及全日空、电通、索尼等企业建立了互信关系,成为这些公司的商务顾问。

2018年,中国举办首届国际进口博览会,日本企业界并不十分了解。徐迪旻组织《爱华》杂志、日本亚洲友好协会的团队开讲座、做咨询,挨家挨户给日本商户介绍。由他牵线的日本一家清洁消毒公司生产的可随身携带防菌产品首次亮相进博会,很快销售一空。

“我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对这三个问题,徐迪旻的回答始终不变:“我是中国人,是一个在日本传播文化的使者,我一直走在助力中日友好发展的道路上。”

人物名片

徐迪旻

中华文化促进会国际交流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

日本NPO法人亚洲友好协会理事长

日本《爱华》杂志社社长

上海云间美术馆馆长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