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星光正在吃“生日蛋糕”本报记者周馨摄
本报讯(记者 金旻矣)吃着特制的“粽子”和“蛋糕”,带着大小朋友们的祝福,上海动物园的大熊猫“星光”今天过4岁生日啦。而在乡土动物园,13头獐宝宝陆续诞生并满月,更为园内增添了生气。今天,上海动物园迎来两件喜事,2020年生物多样性活动由此拉开序幕。
上午,饲养员和招募的四位“猫粉”志愿者正用营养粉、钙粉、骨粉、大麦米粉等捏出一个个“窝窝头”。还有一些饲料则被包进粽叶中,做成了小巧可爱的粽子。窝窝头蛋糕上,胡萝卜雕刻的“4”精致可爱。9时多,“星光”摇晃着脑袋走进“生日趴”现场,迫不及待地拱开粽叶,吃起了粽子,憨态可掬的样子,让4岁的小观众邓曲妍开心不已。孩子妈妈说,女儿疫情期间一直闷在家,网上看到“星光”要过生日的消息后,特地带她来玩。
“星光”出生于2016年6月23日,一年前和弟弟“和风”从成都迁居上海。今年它的生日恰逢端午节,生日趴也以端午和绿色为主题,比如绿色的竹风铃和竹筒等。“动物园的环境不比野外,所以我们经常会做不同种类的玩具和食物,以减少动物的刻板行为,增加生物多样性。”大熊猫馆饲养员金子敏说。
而在乡土动物园的草坪上,几月龄的小獐子一会儿吃吃榆树叶,一会儿跑到妈妈身边喝几口母乳。寸土寸金的动物园里,辟出开阔的场馆,模拟野外环境,还造了供獐躲雨居住的小木屋,在饲料和管理上摸索了不少经验。
作为上海的“土著”,獐于20世纪初消失。2006年,上海开始进行獐的重引入,开创了国内大型哺乳动物重引入城市绿地的先例。目前在上海,除了上海动物园之外,明珠湖公园、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华夏公园等都有獐的圈养种群。
随着“生日趴”和“满月酒”的举办,今年动物园的生物多样性活动也于今天正式启动,至8月31日结束,包括“自然·上海”展览、“虎啸山林”虎保护展览、“保护本土物种建设生态中国”系列活动、超萌动物探索营、生物限时寻、专题讲座、自然课堂等一系列活动将陆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