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中国自主创办的学术期刊影响因子首次超越20 上海科学家领衔国际团队初步揭秘大质量恒星形成区 手术机器人带来“超能力”
第6版:科创上海 2020-07-08

上海科学家领衔国际团队初步揭秘大质量恒星形成区

恒星是可以通过核聚变发光发热的等离子体星球,是构成可见宇宙的“原子”。离我们最近的恒星——太阳只是银河系千亿恒星中最普普通通的一员,是“个头”比较小的矮星。比太阳个头更大的恒星,特别是大质量恒星(质量大于8个太阳质量)虽然稀少,却影响巨大。然而,大质量恒星是如何形成的仍是未解之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刘铁博士领衔的国际团队,利用世界上最先进的毫米波/亚毫米波干涉阵ALMA,开展了针对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3毫米观测项目(ATOMS),首次对146个活跃的恒星形成区进行了超高分辨率的观测,将系统揭开这些分子云内部稠密分子气体的分布及大质量恒星形成的面纱。

近日,该项目组在国际核心天文学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背靠背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发布了该项目的首批重要成果:首次基于光学薄的同位素分子谱线研究了“稠密分子的恒星形成定律”,揭示了不同相的气体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同;并发现了“序列大质量恒星形成”,即在同一片分子云中,大质量恒星的形成过程存在明显的先后顺序。

记者了解到,项目组首次利用了光学薄的同位素分子谱线研究了“稠密分子的恒星形成定律”。他们发现,不同分子云中相同质量的稠密气体能形成的恒星质量几乎相当。与此同时,他们也证实了光厚谱线完全不能示踪分子云内部最致密的部分——分子云核,那里是孕育恒星胚胎的直接场所;光薄谱线却能较好地揭示分子云核在分子云中的空间分布。但是,科研人员也发现,在统计学意义上,光厚谱线和光薄谱线都可以很好地示踪分子云整体的稠密气体质量和恒星形成率。

科学家们还表示,已经形成的大质量恒星会显著改变母分子云中气体的分布,并可能触发新一代大质量恒星的形成。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