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与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孩子,许多都看过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动画片《小猫钓鱼》。这个动画片的剧情非常简单,说的就是小猫咪咪在猫妈妈和姐姐妙妙的帮助下,克服了钓鱼中“抓蜻蜓、捉蝴蝶、不专心”的缺点,通过自己努力,钓上大鱼的故事。动画片播放以来,剧中由金近作词、黄准谱曲的主题歌《劳动最光荣》不胫而走,迅速在全国小学生中流传开来。那时你去问孩子“要学谁,不要学谁?”,他们都会回答你:“要学喜鹊造新房,要学蜜蜂采蜜糖”“小蝴蝶贪玩耍,不爱劳动不学习,我们大家不学它。”如果你再问:“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大家一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要靠劳动来创造!”
我的童年是在杨浦区一条叫“红房子”的弄堂度过的。我家七兄妹除了大哥第一批参军当上空军教员外,其他几个都在隆昌路小学和建设中学念书。兄弟姐妹多,妈妈照顾不过来。我们就抢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叠被子、洗脸、刷牙、洗手帕、洗红领巾、整理书包、上学,抽空还帮妈妈去菜场买菜,去米店买米,去酱油店拷酱油,买油盐酱醋……同样,在学校里,我们扫地、擦黑板、做值日生……都很乐意去干。
记得我们弄堂的一头有几棵大树,夏天踏三轮车的工人常常在树荫下稍作休息。“孩儿王”的我建议大家给他们免费送茶水和毛巾。小伙伴们说干就干,分头从家里拿来了面盆、毛巾、热水瓶,杯子、水壶和铅桶……把一块块热毛巾,一杯杯冷开水送到三轮车叔叔手中。看到“小不点”送来的茶水和毛巾,叔叔们笑了,直夸我们,有的还非要给我们零钱。就这样,一个暑假过去,我们不仅收获了“义务劳动”的快乐,还零零碎碎收到了钱。我们用这笔钱去南京路买了一个小幻灯机和幻灯片。夏天的晚上,我们在弄堂里放映幻灯片《米老鼠和唐老鸭》,大家看得津津有味,充分享受了劳动创造的欢乐。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国家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理说这些都是劳动(含脑力劳动)创造的。但是,尽管“劳动模范”年年评,“劳动最光荣”的共识却被“冷落”和“忽视”了,当“老板”、当“明星”成为许多孩子的梦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在追求“升学率”的过程中变成了“分数第一”“智育第一”,再加上现在独生子女多,“课业负担”重,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劳动观念和技能不关心、不重视,不求他们会劳动,只求他们成绩好。有的家长甚至指着清洁工对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将来只能像他们一样去扫大街。”以致有的孩子见劳动就怕、就躲,竟然在学校里雇其他同学代做值日生……日前,我碰到嘉定北水湾幼儿园严园长和徐汇区田林三小的沈教导,闲聊中获悉,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他们设立“自然角”“小菜园”,开展“我是家务小能手”“当好值日生”等活动,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学会劳动,帮助孩子全面发展。
但愿我们的孩子“都有一双万能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但愿爸爸妈妈们都会夸奖爱劳动的孩子;但愿学校和有关部门都能大力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真正懂得劳动创造文明、创造幸福的道理。让“劳动最光荣”的歌声重新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