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9日 星期四
收视指南 广告 瓜帅淘汰皇马破魔咒 C罗梅开二度难救主 如此精美的珍宝 我们却知之甚少
第8版:文体汇/动态 2020-08-08
“上博讲坛”带你云游漆器世界

如此精美的珍宝 我们却知之甚少

观众对漆器艺术充满兴趣 本报记者陶磊摄

黑漆嵌螺钿宝相花纹圆盒(藏于日本正仓院)

剔红花卉纹花瓣形盏托 (藏于日本根津美术馆)

中国是漆器发源地,最早发现的漆器可以追溯到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憾的是,大部分的传世顶级漆器并不收藏于中国,而是散布在日本、美国、英国等世界知名博物馆中。国内漆器工艺的研究者甚少,研究成果无法与书画、瓷器等中国古典艺术大类并论。

2018-2019年,上海博物馆以馆藏漆器为基础策划了一场“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上海博物馆工艺部研究馆员包燕丽是特展的策展人。作为中国漆器的研究者,包燕丽走访全球重要的漆器收藏机构,研究中国古代漆器,探寻中国漆器艺术的真相。昨晚,她登上由新民晚报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主办的“上博讲坛”,带领观众在漆器世界中云游。

中华文化瑰宝

中国漆艺发展到宋代已历经数千年变化,与诗歌、绘画、茶道、园艺、建筑相仿,漆艺作为中国美学的一员,经历各个时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贯彻着中国人的美学思想。与此同时,它并不是单一的艺术形式,它是整个时代人文思想和社会形态的反映。

从考古出土实物看,战国至秦汉是中国漆器工艺突飞猛进和繁荣兴盛的重要时期。宋元明清时期是漆器史上的第二个高峰,品种繁多,数量可观,而且以艺术品居多,出现了“千文万华”的局面。这也正是去年上博展览的重点。

从国内博物馆传世品看,以明清漆器为多,主要品种有雕漆和螺钿等。而最为珍贵的宋元名品,却多保留在海外博物馆,尤以东瀛为甚。日本受中华文化影响深远,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很频繁,唐宋时期,随着茶道、香道等传入日本,相应的用具也被日本有识之士收藏。以后随着世界经济大潮的起伏,有些又辗转去了欧洲、北美等地,被当地的博物馆和藏家收藏。

包燕丽说:“探寻这部分漆器,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历史上出现过的漆器工艺的高度,还原漆器艺术史的真相。”

珍品百里挑一

昨晚的讲座是“上博讲坛”创设以来所用图片最多的一次,观众跟随图片如同走进漆器的宫殿。

这次所用的图片遴选自海外几十家博物馆和其他公私收藏机构,几百件唐宋元漆器图片从几千件漆器藏品中挑选,然后从中再甄选出珍品和孤品。

中国考古界对宋元漆器了解甚少,包燕丽举例道,她曾见考古队将挖掘出的雕漆浸泡于水中的情况,这对修复极为不利。另有发掘出的漆器残片,虽然没有艺术价值,但可以作为标准件用作研究。可惜的是,漆器残片的待遇远远不及“官窑”瓷器残片,有的甚至被当作废料抛弃。

包燕丽表示,漆器的历史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可惜宋元名品散藏于海外,这对研究工作造成了障碍。她建议观众们如果前往海外博物馆参观,不妨在欣赏书画与瓷器之余,品一品中国宋元漆器的传世佳作。

本报记者 乐梦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