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4日 星期六
《蜗牛》 欢聚与思考 我家阳台的小花园 微笑面对生活 读书——我的精神粮食 我和奇异博士过一天 银手镯和黑白照 奶奶的目光
第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2020-08-16

银手镯和黑白照

王语妍

上海嘉定世界外国语学校

八(2)班

爷爷奶奶是从那个艰苦岁月里过来的人儿。樟木箱永远上着锁,只有一次奶奶破例地打开了它——是一本泛黄的旧相册和一对刻着傣家花纹的银镯子。于是他们就带着这个沉甸甸的箱子,回到“第二故乡”……

混杂着黄土碎石的澜沧江一路奔腾向前,伴随着婉转的山歌环绕在青翠的山谷,余音绵长又湿润地漂浮在远处山峰的迷雾里。车在山路上颠簸着,司机是橄榄坝常住居民中少见的汉族面孔,又是青年人。“我父母也是知青。”两天前我们几经周折来到这个傣村后门处的小小民宿,司机、也是民宿的主人就这样与爷爷奶奶攀谈起来。得知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回到爷爷奶奶曾经日夜奋战过的地方,一个偏僻遥远的人造水库时,他更是自告奋勇做我们的向导。山中潮湿凉爽的风从车窗打开的小缝里吹进来,拂过奶奶耳边的白发。我第一次见奶奶戴上那对银手镯——晚辈们送她的最贵重的首饰她都婉拒,唯独这近乎氧化的银镯,她却视作珍宝。爷爷侧坐着,缓缓打开手中的相册,他特地戴上老花镜,为我们再一次讲述五十年前的故事:他和奶奶,就是在这里相遇的。1969年,不到二十岁的爷爷奶奶挥别乡亲父老和熟悉的弄堂生活,辗转十余天来到偏僻得近乎原始的西双版纳。所谓景色宜人,气候舒适都是表象,迎接他们的只有没日没夜的劳动与耕作。爷爷奶奶都被分配到水利兵团,为建设曼岭水库而终日劳碌。女知青挖土,男知青拉车,一干就是近十年。那3000公里成了太多人心里忆不得、放不下的过去。但爷爷奶奶决定再回去一次。黑白照片里如今夹上的彩色照片,正叙述一个崭新的故事。乌云马上要笼罩到水库的这一端,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在平静的水面上溅起点滴水花。群山是静谧的,仿佛不知道五十年前的这里流淌着怎样的热血,诉说着多么不凡的青春。但这一头却依然有艳阳,徐徐照在杂乱而蓬勃的野花野草上,照在混着淤泥的水塘里反射着,照在狭长的石板路台阶上,把爷爷奶奶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我再没看到过这样奇妙而动人的景色。

回程路上,奶奶特地把那对银镯子郑重地交给我。起初她想找人再复刻一对,可惜款式太老,几乎没人愿意接下这吃力不讨好的活儿,她就托人家修复好氧化的部分,其实上面星星点点的斑块早就像黑白照片粘贴在相册中,像西双版纳永存在他们这一辈人心里,是一辈子也洗擦不掉的印记,一辈子也忘不了的念想,是一代人的青春,是十多年的热血。或许我还不能完全理解那一段历史,但在我看来,这段旧时光对爷爷奶奶来说,依然值得,值得去念念不忘那对手镯,那几张黑白照片,那个水库;值得去再看看那些热情的傣族面孔和新生力量;值得用这一段青春故事换取祖国一次华丽的转身,进而迎接如今繁荣昌盛、伟大复兴的中国。拍下新的照片,在这一方的艳阳高照下,我和爷爷奶奶微笑着握紧彼此的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