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培养“光盘侠”学校有妙计 开学第一餐  粒粒皆辛苦
第3版:要闻/开学季特别报道 2020-09-01

培养“光盘侠”学校有妙计

每天校园里的这一顿午餐,如何吃好、吃饱,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浪费?来看看沪上中小学的“午餐行动”有哪些好做法、金点子。

新学期,上海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将实行小份餐和大份餐的尝试,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食量需求选择不同的饭菜量,不够的再添,但不要浪费。德育主任朱密华老师介绍,此外学校开展的午餐光盘评比也已成为附小小朋友们热衷的一场活动,每位小“光盘侠”都能获得学校的“七点半”平台积分,可以到校园里的“乐乐精灵”兑换机里换取喜欢的文具、玩具和生活用品等。这项评比除了个人,班级、年级都是评比单位,吃得好的班级可以赢得丰富的桌游玩具;食堂里各年级的湿垃圾泔脚筐一目了然,节约粮食的年级还能在午间俱乐部时间赢得校园文体设施的使用权。

江宁学校四(4)班开学第一天围绕着“珍惜粮食”开展活动。上午语文老师陈佳丽的道德与法治课上,一条由班级学生自己配音的《一粒米宝宝的自述》短视频讲述了一粒米诞生的24道工序。孩子们还参加了“模拟插秧”体验活动,模仿农民伯伯不停弯腰、“插秧”。一分钟结束,孩子们累得气喘吁吁,直呼不容易。中午12时,开学第一餐开饭,三名吃饭较快的“粮食小监管员”吃完饭后,有的站在打饭、打汤桶边提醒同学光盘后再添饭菜,有的在班里“巡查”,鼓励同学保持吃饭的速度,不要边吃边玩。

尚文中学启动光盘行动之护苗计划,各中队拿到了学校赠送的豌豆种子,鼓励学生们在护苗计划中,见证植物从生根发芽成长到完成作为我们盘中食物的使命的完整生命历程,感悟珍惜食物、尊重自然的真谛。

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在孩子的餐厅创设了易于孩子接受的浅显易懂“光盘行动图夹文”小提示。每位保育员分餐前都会收到一份“开餐提示”,确认当天孩子就餐人数以及当天特殊孩子的就餐需求,确保保育员不多领,吃多少拿多少。

建平西校的“节粮桶”已有15年历史,今年更名为“粮心桶”。“早在10多年前,学校就一直倡导营养午餐的饮食教育,起初一边是每天中午都有相当数量的饭菜被学生直接倒进泔脚桶,另一边是课间休息时学生去买街边不洁小食。”校长赵之浩说,“粮心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如今每天午饭后,后勤老师现场称重每班“粮心桶”,学生干部在一旁监督。“按照校规,‘粮心桶’的可容量都有要求。每周,‘达标’的班级被评为‘节粮班’,不仅能获得锦旗,还有‘节粮奖金’发放。”赵之浩说,从一开始达标的班级不多,到现在基本上80%的班级都能达标了。

黄浦区一中心小学大队发起“光盘行动”倡议,号召孩子们在家吃饭,吃多少,盛多少;在校吃饭,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营养;在外吃饭,不攀比,要适量,点餐合理;外卖点餐,不凑单,不浪费,自备餐具。

本报记者 易蓉 马丹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