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大城里“背街小巷”的治理新路
第12版:要闻 2020-09-09
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黄浦区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推进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

大城里“背街小巷”的治理新路

■大城里,“背街小巷”也蕴藏着城市的生机与活力。

■在申城,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作用于“背街小巷”,一样能激发创新活力,让“背街小巷”呈现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

■作为上海的心脏、窗口和名片,黄浦区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治理“背街小巷”,积极探索大城里“背街小巷”的治理新路径。

“智慧环卫”够聪明

繁华南京路步行街周边,背街小巷里,小餐饮云集此间。

“湿垃圾处理车辆,已到达。”云南路上,一家面馆负责人收到手机消息很快,面馆里的湿垃圾桶运到指定地点,此时,垃圾处理车已到位。这条信息,由黄浦城发集团下属上海上城环境卫生运输有限公司研发的“智慧环卫”系统发出。今年8月,上海上城环境卫生运输有限公司不断优化系统,推出了这套智慧环卫2.0版本。

“智慧环卫”,效果怎么样?小商户们说:真不错!

原先,垃圾车一天来两次,只能候着点过去倒,有时垃圾车不准时,造成商家早到只能干等着,等不及了,有些商家就把垃圾堆在路边,影响周边环境。现在,手机里装上智慧环卫2.0版本,用下来,准点到位,确实挺方便。

“智慧环卫”,诀窍究竟在哪里?原来,系统依托微信平台服务号,借助移动互联网、GIS地理信息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利用车载终端、智能传感器等硬件,为辖区内沿街商户垃圾收运添加信息化的“耳朵”和“眼睛”,是一款面向服务对象实时推送、提醒的实用型管理系统。

每台垃圾清运车,驾驶舱内,中控台上插着GPS定位设备。商户安装“智慧环卫”系统,就可以通过选取所在区域看到车辆实时动态。一旦车辆到达商户所在区域,就会通过系统推送信息给商户。

目前,这套“智慧环卫2.0版本”系统已在黄浦区外滩街道辖区内试点运行。外滩街道城管中队、外滩街道绿化与市容所、外滩街道市场监督所等职能部门联动走访推广,为辖区内商户提供服务,从根本上解决沿街商户垃圾无法及时倾倒、堆积等难题,让垃圾暴露时间控制接近为“零”。

整个外滩街道商户密集,多达1800多家。智慧环卫2.0版本,是环卫精细化作业的一次创新,背街小巷不再成垃圾收运的死角。今后,“智慧环卫2.0版本”系统不断优化,覆盖更多街道,让背街小巷的垃圾清运便捷、高效。

“分段切块”够活跃

“蓝马甲”们,天天活跃在黄浦区。南京路、淮海路、新天地,有他们的身影。背街小巷,更有他们停不下来的脚步。

今年,抗疫常态化之后,黄浦区各个街道全力以赴打造城区常态化管理,街道党工委坚持领导带头、上下联动,全面启动“分块切段”管理,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市容市貌环境——崭新靓丽、精神饱满——就是“蓝马甲”的奋斗目标!

蓝马甲,要实现奋斗目标,不止要靠志愿奉献精神,更要靠精细化“分块切段”的管理模式。

那么,“分块切段”管理如何精细化,让背街小巷整洁有序?

头一样,信息互通,提高处理效率。街道微信工作群,纷纷组建起来,各路长、段长快速上传反馈路面巡查问题,确保社区、各责任单位及时处理。

第二样,多方联动,协同合作,紧锣密鼓。各个街道与城管中队、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有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第三样,最关键的,是全员出动,守好辖区点位。

你看,机关干部、志愿者按照分段要求担任路长和段长,对照各项标准逐一分工、责任到人,解决包段区域一揽子动态问题。

你看,居民区分块包干,书记、主任任点位长,居委干部、志愿者全天不间断巡查,保持小区整洁、环境卫生。

你看,区域单位、居民区党员志愿者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劝阻制止,维护交通路口秩序。

做好这几样,效果怎么样?不妨,回放几个镜头。

今年,梅雨季,历史42天创下本世纪最长纪录。天天雨、雨、雨,居民生活出行不便,城区管理经受巨大考验。为了保障城区有序运转,各个街道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分段切块,网格中心对辖区内主次干道易积水点进行排查,主动清理下水道口积存的树叶杂物,缓解排水压力;同时,加大路面巡查力度,排查户外店招店牌安全隐患,守护好居民“头顶上的安全”。

当然,无论风雨中,还是烈日下,都少不了最暖的“蓝色身影”!

这边,“马路天使”守护道路秩序,各路段长、路口志愿者不怕风雨、坚守岗位,以实际行动,引导社会文明风尚、维护城市公共秩序。

那边,“社区精灵”美化社区环境,建设文明和谐城区,社区志愿者们纷纷投入到小区环境整治行动中,从老城厢、老弄堂到背街小巷,天天守护,时时打扫,让路面干净街区清爽。

志愿者们全身心投入,就是为了——背街小巷,也要努力成提升城区文明,建设美丽家园的加分项!

停车管理够有序

绍兴路,大名鼎鼎的小马路。原本就闻名遐迩,近悦远来,何况还毗邻瑞金医院。所以,小马路上,人不少,车也多。什么车?共享单车。一眼望过去,梧桐树下,共享单车整齐排列,够有序。殊不知,曾经扎堆的共享单车,也是背街小巷最头疼的管理问题。

出行,有了共享单车更方便,停放,如何有序,才不妨碍背街小巷的市容市貌?黄浦区治理有妙招,为背街小巷的有序停车,也是动足了脑筋。其中,瑞金二路街道网格中心牵头非机动管理所,以及美团、哈啰两家共享单车公司沟通协调会。几方达成共识:重点区域,共享单车总量控制,瑞金医院周边、绍兴路、皋兰路,特定时段“零投放”;投放后,要管理加强,如遇重大活动期间,投放后要保证人行通道畅通,减少安全隐患;非机动管理所和共享单车运行企业,每天对重点区域进行集中清运,做到非机动车辆无积压。

此外,遇到临时清运,如何保障及时清运?办法是,非机动管理所将辖区内无序停放的共享单车统一集中到清运点,再联系共享单车公司清运,做到1刻钟响应,3刻钟处置,缓解临时清运点压力。

不止绍兴路,背街小巷,有序停车,有一整套管用的措施,努力让共享单车既方便“最后一公里”代步,又不影响道路畅通。

因为城区精细化管理,共享单车,要变成背街小巷里的一道风景,展示的,是便捷、有序、灵动的城市格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