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16日结束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外长会议并访问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国之际,接受新华社专访。
上合组织外长会
面对面探讨合作
王毅表示,本次在俄罗斯召开的上合组织外长会议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以来首次实体多边会议,也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各方重启线下交往、面对面探讨合作的重要尝试。
外长会的核心任务是为11月上合组织视频峰会作政治准备,外长们期待以峰会为契机,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挑战、化解安全风险、共享发展机遇,在上合组织即将进入第三个十年之际,将其打造成多边主义和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会议就此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和成果:一是确定请成员国元首发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声明,二是凝聚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三是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四是拓展全方位合作,五是倡导支持多边主义。
世界动荡变革期
中俄关系更牢固
此次王毅访俄是疫情全球暴发后中俄外长首次面对面会晤,就加强双边关系和应对国际地区挑战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并发表内容广泛的联合声明,阐释双方对几乎所有国际问题的共同立场,中俄已成为当今国际局势中的重要稳定力量。双方商定在四方面加强合作:一是支持国际抗疫合作,二是做大国和睦共处典范,三是加强前沿科技创新,四是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王毅指出,当前国际社会正经历多边与单边、合作与对抗的历史考验,个别国家单边霸凌横行,肆意干涉别国内政,对中俄实施遏制打压,破坏两国周边安全稳定。中俄团结如山,友谊牢不可破,两国战略协作不会因外部环境影响而发生任何改变。在世界动荡变革期,牢固的中俄关系对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安全具有更加突出意义。
和周边国家打造
卫生健康共同体
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国等周边国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抗疫合作。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在2月中国抗疫的关键时刻访华表达支持,习近平主席同俄罗斯总统普京、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等保持电话沟通,就共同抗疫作出规划部署。
王毅表示,各国外长就深化抗疫合作交换意见,致力打造“抗疫堡垒”“健康丝路”和卫生健康共同体。为此将采取四项举措:一是加强国际抗疫合作,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发挥协调作用,反对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二是巩固和扩大抗疫成果,中国愿继续为各国提供力所能及帮助,加快建立重大流行性疾病信息通报机制。三是积极开展疫苗研发、生产和采购合作。四是合力开展中医药合作。
制造所谓“新冷战”
已突破交往底线
王毅指出,俄罗斯、中亚、蒙古国是中国西北重要周边,近年中国同周边国家以及周边国家之间关系总体势头良好。与此同时,世界动荡加剧,地区安全面临新威胁新挑战,国际恐怖组织和地区“三股势力”复趋活跃。某些域外势力以各种借口插手本地区国家内部事务,甚至策动新一轮“颜色革命”,同时出于维持单极霸权需要,恶意抹黑中俄等新兴经济体国家,毫无道理遏制打压,甚至胁迫其他国家选边站队,试图制造所谓“新冷战”。这种行径突破了国与国交往底线,不符合各国共同利益,国际社会不会接受。
访问期间各国一致认为,安全和战略协作是中国和各国高水平互信的体现和全方位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将同各国加强三方面合作:一是积极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二是在双多边层面不断提升安全合作水平,合力打击“三股势力”、毒品走私和跨国有组织犯罪。三是坚定支持彼此走符合本国国情、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反对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借口干涉别国内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