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广告 谁来拯救背离初心面目全非的美国?
第14版:国际新闻 2020-09-23
大喊“美国优先”推行单边主义 动辄霸凌他国

谁来拯救背离初心面目全非的美国?

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21日举行

华盛顿纪念碑附近摆放2万面美国国旗,悼念20万新冠肺炎逝者

反种族歧视抗议席卷美国 本版图GJ

联合国——二战后国际秩序最经典的象征,迎来75岁生日。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所在地,庆祝的气氛却并不浓厚。空荡荡的会议大厅,是新冠疫情下的特殊写照,更是当下国际社会的一个缩影:人们已经太久没有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了。

眼下的美国,尤其缺少这样的气氛。作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缔造者之一,美国如今却成为最大的破坏者。一个对外推行单边主义、大喊“美国优先”,动辄在国际事务中霸凌他国的美国,一个内部混乱失序、不断撕裂的美国,正与整个世界渐行渐远。较之75年前的美国,尤其人们心目中期望的那个美国,它早已是初心背离,面目全非。

站到世界对立面

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21日在纽约举行。这是一场特殊时期的特殊会议。不同于往年联合国大会期间的座无虚席,受疫情影响,今年会议以在线方式举行,这在联合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100多个联合国会员国、观察员国政要和国际组织代表,通过视频方式在峰会上发言。虽然大部分国家都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代表各自国家发表讲话,但美国一开始只安排了常驻联合国代理副代表发言。“特朗普政府认为,联合国成立75周年是一个重要时刻,但务必要在保持清醒头脑和重申决心的情况下纪念这一重要时刻,以确保这个重要机构不忘初心。”美国常驻联合国代理副代表谢里斯·诺曼·沙莱在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

美国似乎忘记了,联合国的历史也是美国历史的一部分,背离初心的恰恰是它自己。

在二战战火尚未散尽之时,联合国的设计者们致力于创建一个避免战争、促进合作的国际组织。于是75年前,51个创始国签署《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正式成立。当时拥有这样初心的,也包括美国。

75年来,联合国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有193个会员国。作为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它见证了各国守护和平、建设家园、谋求合作的探索与实践,至今仍然充满生机。75年里也不乏风雨,“廉颇老矣”的质疑、难以纾解的财务危机……联合国正努力迎难而上。

然而,最大的挑战或许来自别处。“在1945年,刚刚诞生的联合国代表了一种理想,一种为了每一个人,让世界的明天更加美好的理想。”《是谁想让联合国消亡》一书作者、法国专家罗穆阿·梭哈认为,“如今,在全球范围内面临危机的也正是这种理想。”

在多边主义舞台上演单边主义闹剧——近日颇为讽刺的一幕便是,美国政府19日“单方面”表示已恢复联合国对伊朗实施的制裁,并威胁联合国会员国,若不执行制裁将“面临后果”。

恐怕没有人会否认这样一个事实:作为联合国的缔造者之一,美国已经与它自己的初心渐行渐远。

联合国大会11日投票表决应对新冠疫情的广泛决议,督促会员国加强国际合作与团结互助,169比2的投票结果更是一个证明。那个“2”中的美国,孤独而又倔强地站到了世界的对立面。

源自焦虑不自信

多边主义是人们历经劫难后的共同选择,试图亲手毁掉自己的“作品”,展现的并不是“美国力量”,而恰恰是美国的恐惧。

恐惧源自焦虑与不自信。美国目前仍是疫情最严重的国家,街头暴力此起彼伏,经济重创难有起色。近年西方的认同危机此起彼伏,疫情更放大了这种焦虑。对美国民众来说,无论选择哪个阵营,日益滋生的是愤怒与撕裂感。面对日益严重的社会分裂,美国人对未来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彷徨和不安。

一个走向社会分裂的美国,的确需要构建一种新的社会共识,美国政府所做的,却是把混乱带到世界舞台上。

近年来,美国致力于破坏大多数现存国际机制,在国际事务上常常出尔反尔:稍不称心就“退群”、四处挥动贸易壁垒大棒……美国显然已经走到了多边主义的对立面,似乎忘了自己也是现存国际组织和机制的缔造者之一。二战后,美国认识到建立国际规则有利于美国利益,推动建立了联合国、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前身)等重要国际组织和机制。

今天,“美国优先”的套路已经不再让世界惊讶,这种套路展示的也并非“交易的艺术”,而是一个混乱、失序又不讲信用的美国是如何与整个世界渐行渐远。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和最大发达国家,美国不能正确面对他国的崛起,更展现出一种极端并富有攻击性的不自信,蛮横地推倒国际体系中的“多米诺骨牌”,引发一系列剧烈变动,成为国际关系的最大变量。

殊不知,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国际体系对于破坏者犹如一面盾牌。美国射出的“子弹”,最终飞向的仍是美国自己。

多边主义是“必需”

在全球疫情未平、经济低迷的当下,一个表面“粗暴”、内部混乱的“世界领袖”,绝不是大多数国家所乐见的。尽管与世界渐行渐远,但美国并非没有改变的机会。

联合国75岁生日,便是一个重要的反思契机。我们看到,相关纪念活动以“我们想要的未来,我们需要的联合国:重申我们对多边主义的集体承诺”为主题。对世界来说,多边主义不是一种“选项”,而是一种“必需”。

在给出这个承诺之前,每个国家首先要扪心自问:自己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答案其实是明白的:唯有同舟共济,才能迈步向前。一份联合国民调显示,90%受访者认为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国际合作必不可少,74%受访者表示联合国作用至关重要。

我们还看到,尽管世界乱象不断,和平与发展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全球化和多极化依然在曲折中负重前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破茧而出。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越来越多国家在认真思考前路。其中,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追寻人类文明的群星闪耀指明方向。这也正是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的重要讲话,尤其是关于多边主义的内容,引发国际社会普遍共鸣与肯定的重要原因。

作为现存国际秩序曾经的建立和推动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美国是不是应该重温自己的“初心”,回望来时的路?

中国有一句古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某种意义上,美国真正的挑战者甚至美国的“敌人”并不是别人,而一直是它自己。美国面临的最大问题也并非大国竞争,而是“自己与自己的战争”:如何弥合政治社会分歧,如何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眼下无疑是美国最需要团结的时刻,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

“75年前,签署《联合国宪章》的代表们也经历过疾病、萧条和战争,但他们抓住了机会,播下了新的和更好的种子。”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今天,我们必须做同样的事情。”

这个“我们”,也应该包括美国。

首席记者 吴宇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