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天香桂子落纷纷
第3版:新民手绘 2020-10-08

天香桂子落纷纷

手 绘/ 邵晓艳

寒露二十四节气

10月8日3时55分

一候鸿雁来宾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三候菊有黄华

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恰逢“寒露”。这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也就是说,这个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开在青浦区练塘镇东风街上的金兰糕坊,这几天桂花糕卖疯了。61岁的店老板李金娣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手艺。她做的糕,用的是水磨粉,吃口更劲道。水磨粉先蒸干,加入桂花糖,做成糕状,撒上本地的桂花,再上笼蒸,出笼的糕飘着桂花的芳香。“3元一块的糕,一天最多可以卖两三百块呢,有时做也来不及。”

上海市贸易学校食品专业技师仇志俊说,最近一款桂花千层蛋糕在国内很火,桂花糖是嵌在里面的,桂花是撒在最上层的,既有桂花的装饰,又有桂花的口感,且层次感极强。这就是现在西点里流行的“中为洋用”手法。

上海人有吃桂花糕的习俗。上海社科院民俗与非遗中心秘书长毕旭玲介绍,在江南地区,桂花一般在中秋前后开花,早桂、中桂、晚桂次第开放,持续大半个秋季。所以桂花的欣赏、食用等习俗往往与中秋节有密切关系,比如民众习惯在中秋节期间饮用桂花酒,采摘桂花,制作各类桂花食品。晚桂一般开放于寒露时节,也被称为“寒桂”。上海、苏州等地的“寒露桂”是驰名全国的晚桂品种。晚桂最浓郁,所以一些桂花酒是专门采用晚桂酿制的。除了饮食习俗,桂花还具有多重民俗象征意义。比如桂花象征荣誉,古代科举得中被形容为“蟾宫折桂”。桂花也寓意长寿,相传月宫中桂树的桂花,食之可长寿;《列仙传》也记载说,活了800多岁的彭祖常食桂花和芝草。

今天,你吃桂花糕了吗?

大吉大利,今晚吃糕。

早睡早起,明日开工。

秋姑娘“姗姗来迟”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今天3时55分迎来寒露节气。寒露之后,蝉噤荷残,秋叶满地,一场秋雨一场寒。

如果说,白露节气是从炎热向凉爽的过渡,那么,寒露就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与白露、秋分相比,寒露的降温幅度更大,雨水进一步减少,一场较强的冷空气带来秋风、秋雨后,温度下降8℃~10℃是常见的事,昼夜温差也日益加大,有些夜凉如水的滋味。与此同时,在这个节气里,冷高压逐渐“掌权”,申城往往昼暖夜凉,白天一派秋高气爽景象。

从全国范围来看,10月份,我国平均气温分布的地域差别明显,北方已入冬天,南方尚在夏天。对上海而言,这时已进入或正在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不过,今年的秋天有点“迟到”了。上海常年入秋时间为10月2日,但今年10月4日才发起首轮冲刺。现在已有4天满足条件,能否入秋得看今天的日均气温会不会低于22℃。

寒露脚不露

民俗有一句古谚语: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会降得更低,因此要特别注意保暖,最重要的是脚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谢吟灵提醒,“这个时节,老年人容易患上‘老寒腿’,要重视保暖。”她建议,中老年人除了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不妨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

寒露节气也是慢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饮食宜温和,少吃辛辣、刺激和寒凉的食物,多吃新鲜果蔬,多喝水。

策 划/ 沈敏岚 王欣 朱晓昆 文 案/ 王蔚 马丹 郜阳 编 辑/ 钱滢瓅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